一、白粉病
【癥狀】葉片染病多數從葉面開始發病,出現一些放射狀的白色粉狀斑,后來整片葉布滿白粉,導致葉片光合作用功能下降,繼而影響產量。
西葫蘆白粉病
【控制】1. 凱潤(吡唑醚菌酯)+粉力克(乙嘧酚)。嚴重的按使用說明噴施凱潤(吡唑醚菌酯)+粉力克(乙嘧酚)+多抗霉素;
-
第一天噴施小蘇打50克/桶,次日按使用說明噴施粉力克(乙嘧酚);
-
代森錳鋅+乙嘧酚+嘧菌酯;
-
間隔3-4天,交替噴施露娜森(氟菌·胯菌酯)15-30毫升/畝與卡拉生(36%硝苯菌酯)30-40毫升/畝。
二、病毒病
【癥狀】葉片輕微或嚴重褪綠,黃綠相間,畸形,植株矮化;瓜條上產生濃綠色斑塊,影響瓜的商品性。
云天化李鑫供圖
開遠王守義供圖
【控制】病毒病近年來,常年高發,建議育苗時注意種子消毒,購苗時檢查是否帶病,不要購買帶病苗;控制病毒病,由于病毒是分子生物,自身傳播很慢,但害蟲能攜帶促進傳播,因此首先控制飛虱、蚜蟲等害蟲,在此僅列病毒控制方案。
-
寧南霉素+葡萄糖(15公斤噴霧器,每桶25-50克),同時噴施螯合鋅葉面肥;
-
香菇多糖+葡萄糖(15公斤噴霧器,每桶25-50克),同時噴施螯合鋅葉面肥;
-
寡糖·鏈蛋白+葡萄糖(15公斤噴霧器,每桶25-50克),同時噴施螯合鋅葉面肥;
-
鹽酸嗎啉胍+葡萄糖(15公斤噴霧器,每桶25-50克),同時噴施螯合鋅葉面肥;
-
氨基寡糖素+葡萄糖(15公斤噴霧器,每桶25-50克),同時噴施螯合鋅葉面肥。
嚴重者,寧南霉素/香菇多糖/寡糖·鏈蛋白/氨基寡糖素可加量,最多加至原濃度2倍。
三、飛虱類害蟲
【控制】懸掛黃板,結合下列農藥控制。
-
霧殺(吡蚜·呋蟲胺)+杜決(螺蟲·吡丙醚,15公斤噴霧器10毫升);
-
火沖(唏啶·吡蚜酮)+杜決(螺蟲·吡丙醚,15公斤噴霧器10毫升);
-
妙蛙(呋蟲·異丙威)+杜決(螺蟲·吡丙醚,15公斤噴霧器10毫升);
-
琢高200-300倍噴霧。
四、蚜蟲
琢高滅殺白粉虱
(云南農業大學何月秋教授攝影)
【控制】懸掛黃板,結合下列農藥控制。
-
斷崖(3.2%高氯·甲維鹽);
-
放大鏡雷網(60%吡蚜·呋蟲胺)+閃電快(3%啶蟲·仲丁威),同時可殺飛虱、薊馬等害蟲;
-
琢犽200-300倍,2-3天一次,噴霧2-3次。
五、細菌性軟腐病+根腐病
【癥狀】細菌性軟腐病主要危害莖基部,導致葉片枯萎。多從離地面5厘米左右的莖基部發病,產生水漬狀褪綠斑,慢慢的擴大,變成黃褐色,呈現軟腐癥狀。
根腐病主要浸染根莖部,總的明顯特征為根部皮層腐爛、莖葉萎蔫死亡。發病初期,葉片表現新葉邊緣變褐色,逐漸枯焦,葉片逐漸變黃。根莖部表現開始水浸狀,莖逐漸縊縮,維管束變褐,不向上發展,側根無明顯病狀,后期病部變糟,留下絲狀褐色維管束,整株萎蔫而枯死。
目前發現多為細菌性軟腐病與根腐病并發。
細菌性軟腐病與根腐病并發
【控制】首先拔除病棵帶出燒毀或深埋,原種植穴撒生石灰消毒。同時結合下列藥劑灌根控制。
1. 天達99(惡霉靈)+枯草芽孢桿菌;
2. 苗菌敵(多菌靈·福美雙)+枯草芽孢桿菌;
3. 亮盾(精甲·咯菌腈)+枯草芽孢桿菌;
4. 苗菌敵(多菌靈·福美雙)+無細(中生菌素);
5. 克無菌(氯溴異氰尿酸)+天達99(惡霉靈)。
注意,1、2、3配方可交替使用, 4、5配方可交替使用,但1、2、3配方堅決不要與4、5配方交替使用,避免枯草芽孢桿菌被抑制起不到殺菌促進生長的作用。
作者:郭建偉 副教授/云南省科技特派員
聲明:1. 如果大家對于近期西葫蘆主要病蟲害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2. 本文受郭建偉2016年度、2017年度云南省三區服務項目支持。
3. 本文為原創科普推廣文,其他媒體如欲轉載請聯系郭建偉。
來源: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