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交易(Environmental trade)**是指是涉及環境類一切權益交易活動。

環境交易包括:碳交易、碳源碳匯交易、排污權交易、垃圾排放權交易、污染許可證交易、環境使用權交易、低碳技術、環保技術、環保產品設備交易等。

其旨在通過利用經濟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繁榮環境金融衍生品市場;并通過廣泛的國際環境合作和環境交易促進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

環境類相關交易

  • 碳交易: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
  • 碳匯交易:碳匯交易是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對各國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標的規定,創設出來的一種虛擬交易。
  • 排污權交易:排污權交易(pollution rights trading)是指在一定區域內,在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允許排放量的前提下,內部各污染源之間通過貨幣交換的方式相互調劑排污量。

圖片來源: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環境交易的意義

  • 經濟效率的提高:環境交易允許市場機制發揮作用,通過市場價格發現功能來分配環境資源和管理環境質量。這種機制使得環保成本最低化,資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例如,碳交易市場允許那些能以較低成本減排的企業賣出額外的排放權,而成本較高的企業則可以購買排放權,從而整體上降低了減排的經濟成本。
  • 促進技術創新和綠色增長:環境交易激勵企業投資于清潔技術和綠色解決方案,因為這可以減少他們未來需要購買的排放權或者增加可以出售的排放權,從而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環境標準的提高和環境交易成本的增加,創新成為了企業節約成本并增加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 環境質量的改善:通過定量限制和交易,環境交易機制確保了環境污染不會超過法規標準,從而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例如,在碳市場中,政府設定總碳排放上限,隨著上限的逐漸降低,激勵整個社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政策靈活性:環境交易提供了政策執行的靈活性,企業可以在符合總體環境目標的前提下,選擇最適合自身條件的合規方式。這種靈活性減少了企業的經濟負擔,提高了政策的公眾接受度和執行效率。

來源: 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