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食物中毒,守護餐桌安全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管娟
前幾天急診來了一個病人,因吃了隔天的飯菜導致嘔吐、腹瀉不止,病人覺得可能是胃腸炎,沒想到來醫院竟然診斷為食物中毒,很不可思議,其實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細菌很容易在我們食物中生長繁殖,如果我們誤食了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會導致食物中毒,那么食物中毒都有哪些臨床表現,我們如何急救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食物中毒的那些事。
1.食物中毒的表現:
根據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導致的臨床表現也不一樣
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一般發病比較急,潛伏期短,沒有傳染性,其中多以急性胃腸炎的癥狀為主,比如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
2.急救措施:
①催吐
如果吃下去的食物時間不長,在1-2小時內,毒物還停留在胃內,可以用催吐的方法把毒物吐出,減少毒素的吸收,常見的催吐方法有:
A用手指、匙柄、筷子等刺激舌根部,使之嘔吐
B快速飲用冷鹽水(食鹽20g,加開水200ML冷卻)、姜汁(生姜100g搗碎取汁加入200ml溫水)等催吐
C如食物過硬不易吐出,可先飲溫清水或鹽水稀釋后再行催吐,也可達到稀釋毒液濃度的作用
D如進食了變質的葷食,可以用十滴水(中成藥)催吐,如是進食了變質的魚、蝦、蟹等海鮮類的食物,可以用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釋后一次服下達到催吐的作用
②導瀉
如果吃下去的食物時間較長,超過2-3小時,且精神較好者,可導瀉將毒素排出體外
常見導泄方法:番茄葉、石蠟油或蓖麻油口服
③中和解毒
堿性毒物時,可以口服食醋等酸性溶液來中和毒物
金屬類毒物,可以用濃茶,因為茶中含的弱酸或生物堿結合沉淀,達到減少和延緩毒物吸收。
可以服用牛奶或蛋清,能減輕胃粘膜受到毒物的刺激
④盡快就醫
中毒較重,或上述急救不見好轉時,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3.預防措施:
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后要洗手,防止通過手將細菌帶到食物上經口再進入到我們的消化道引起食物中毒
②清洗和消毒。這是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的主要措施。比如生吃瓜果要洗凈殘留表面的農藥,寄生蟲等,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應進行清洗消毒,需要加熱的食物,應使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防止加熱不徹底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③食用食品時應注意查看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不吃過期的食品,不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
④不吃不用有毒品種:如毒蘑菇、發芽馬鈴薯、腐壞的肉類等,不吃霉變食物,比如花生米(粒上有霉點)
⑤一旦懷疑是食物中毒時,應立即禁止自己或他人食用該食物
食物中毒莫大意,預防知識要牢記;
生熟分開不可忘,新鮮食材要選好。
清潔衛生是首要,細菌病毒無處逃;
充分烹煮是關鍵,食物中毒無處找。
食物儲存需得當,過期變質要丟掉;
若是中毒癥狀現,及時就醫莫拖延。
科普知識記心中,健康飲食保安寧;
食品安全同關注,共享健康生活情。
作者: 管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來源: 急診急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