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增強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科技意識,發揮科普資源助推教育雙減作用,6月20日,由中國科技館、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抖音主辦,吉林省科技館、延邊州科協、遼源市科協承辦的2024年“流動科學課”吉林站活動在遼源市東遼縣安石鎮第一中心小學校、安石鎮第二中心小學校開展。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科幻照進現實——走近生成式人工智能,活動邀請到了中科院計算所工程師劉延嘉、中國科技館特邀科普專家陳曉東教授,授課內容涵蓋AI大模型基礎概念、仿生機器人等,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拓展農村資源匱乏地區學生的科學視野。

第一節課,劉延嘉工程師為孩子們生動呈現了“AI魔法課”。為了讓學生理解大模型數據訓練的邏輯,劉延嘉讓孩子們排隊玩起傳話游戲,將抽象的計算機數據輸入、輸出概念呈現出來,并實時演示了國產大模型產品的創作能力。第二節課,陳曉東教授則帶學生走進仿生機器人的世界,當蜻蜓、蝴蝶、蝙蝠、袋鼠等動物搖身一變成了機器人,課堂上不斷傳出驚喜聲,“哇!太神奇了!”,新奇的科學知識在同學們心中埋下了科學夢想的種子。

與此同時,省科技館也為同學們帶來了形式豐富的科普盛宴。由科技輔導員王瑩、王媛媛帶來的原創科普相聲《如此包裝》,以創新的科普形式、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向同學們介紹了國產大飛機C919的相關知識,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涌破諏嶒灐恫伎孔V的重生手賬》以資源包形式配合趣味貼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人類所需的營養物質??萍冀處熗跗紴橥瑢W們帶來了動手實踐課程《輕騎士橡筋動力飛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親自動手,反復調試飛機飛行,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切實感受探索科學的魅力。

此外,省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滿載20多件科普展品,把小型科技館搬到學校,展品涉及聲、光、電、力學、機械等多個領域,同學們駐足圍觀,盡情享受科技探索帶來的樂趣。巨型球幕影院內,學生們被科普影片吸引,傳出陣陣歡呼。

接下來,“硅谷工程師憨爸”“清華圓子爸爸”等科普大V將陸續走進延邊州圖們市志誠小學,圖們國門紅軍小學,把“流動科學課”帶到邊境鄉村青少年身邊。省科技館也將同步開展流動科學秀、動手實踐課程、流動科普設施進校園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提升鄉村青少年科學素養,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 吉林省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