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縣,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轄縣,地處秦嶺西延岷山、迭山山系之間的高山峽谷之中,白龍江自西向東穿城而過。

初到迭部,立刻被獨特的氣候景觀所吸引。在縣城南側陰面的山坡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在縣城北側陽面的山坡上是草坡和農田,這跟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向陽花木易為春”并不相同,那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坡向氣候差異導致的。

坡向氣候差異在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方面都有體現,其中以植被最為顯著。因此,地理學界常以植被差異來區分陰陽坡。

植被的陰陽坡差異主要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水熱條件所制約。在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水分是影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一般是陰坡土壤濕度高,多有森林樹木生長,陽坡受光照時間長,蒸發旺盛,土壤濕度低,多為草類生長,形成草原景觀。而我國南方地區降水豐沛,陰陽坡水分條件差異不大,反而陽坡由于光照充足,植被生長比陰坡更加茂密。

在高大山地的迎風坡,往往降水豐富,多有森林發育。比如我國新疆的天山,來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受北坡山地阻擋抬升而形成地形雨,因此在其北坡2000-3000米高度附近形成了云杉林帶,而南坡卻沒有。

迭部縣地區處于大陸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過渡帶,屬非典型性大陸性氣候,干濕季分明,季風氣候特點突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春季風多雨少,秋季陰雨連綿,沿河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時數平均為2242.2小時;七月份太陽輻射量最大,十二月份最小,年平均氣溫在8—11℃之間,無霜期147天,降水量634.6毫米,多在5—9月份,冬季最大凍地層深度66厘米,土壤以大范圍水平分布看,處于棕壤和褐土地帶。縣境所處地理位置、大氣環流和區內特殊地形地貌等因素,影響和造致迭部地區基本氣候特征主要表現為:冬長無夏,春秋相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充沛而分布不均,春季風多雨少,秋季陰雨綿綿;因地形高差懸殊,水平差異大,垂直變化顯著。

基于迭部的地理、氣候條件,對于溫暖干燥的陽坡來說,氣溫高,蒸發量大,又是背風面,降水量少,水分條件無法支撐起高大的針葉類喬木生長,只有低矮的草原及灌木叢得以在烈日的照耀下生存。而對于涼爽潮濕的陰坡而言,氣溫低,蒸發量小,又是迎風面,降水量大,筆直挺拔的云杉林便紛紛拔地而起,成為了原始森林林區。

因此,在迭部縣,“坡向”即為影響水熱條件組合乃至最終決定了植被分布特點的直接因素。除此之外,祁連山北坡,大興安嶺南部,燕山北部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景觀哦!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