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豐城發生了一起令人悲痛的事故,4人在轉運受潮玉米時不幸遇難。5月15日,豐城市聯合調查組發布了《贛江豐城段一船舶4人窒息死亡情況通報》。

**5月7日,一艘裝載1027噸玉米粒的皖聯順1098號船舶從安徽阜陽出發,運往江西贛州港五云碼頭。**然而,在途經贛江豐城段時,船體與導航墩發生磕碰,導致漏水。船主陽某業通過聯系打錨船船主游某春,找到了轉駁船船主游某華來轉駁玉米粒。5月8日上午,轉駁作業開始。

5月10日9時30分許,陽某業發現游某華、雷某剛、游某根、張某林四人倒在轉駁船底艙。他立即撥打電話向海事、公安部門求助。接到求助電話后,豐城市公安、消防、海事等單位迅速響應,組織人員趕到現場,將遇險人員緊急送往豐城市人民醫院進行搶救。

盡管救援人員全力以赴,但令人遺憾的是,5月10日14時30分許,這4人經搶救無效死亡。據初步鑒定,排除他殺可能,符合窒息死亡特征。

豐城市有關部門正在繼續開展調查工作,以確定事故的具體原因。另據央廣網報道,豐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4人窒息死亡可能是由于玉米發酵后二氧化碳超標所致,但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此次事故提醒我們,在進行各類生產活動時,必須高度重視安全問題,特別是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作業時,要確保有足夠的通風設備和安全措施。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對類似作業的監管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以避免此類悲劇的再次發生。

**二氧化碳中毒是一種常見的情況,通常發生在特定的環境中。**二氧化碳中毒可能是因為患者長時間處于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環境中,或突然進入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中引起,如長期不開放的礦井、船艙底部、下水道等;利用植物發酵制糖、釀酒等生產過程;儲存蔬菜、水果和谷物等不通風的地窖和密閉倉庫;以及啤酒、汽水等碳酸飲料的生產過程等。此外,在進行亞弧焊作業、各種易燃物質的制造、處理和運輸過程中,以及潛水作業時,如果器具故障或操作不當,都可能導致高濃度二氧化碳的職業接觸。

發現二氧化碳中毒患者要進行以下急救措施:

1、轉移環境:將其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緩解中毒癥狀。出現氣體中毒要開門窗,把患者及時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如果勞動環境中有二氧化碳超標,要做好預防;

2、心肺復蘇: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即使患者呼吸、心跳已經停止,也要把患者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才能行心肺復蘇。如果在二氧化碳濃度高的地方行心肺復蘇,施救者也可能會出現二氧化碳中毒。此外要進行呼救,及時把患者送到醫院,行高級心肺復蘇。

3、高壓氧治療:根據患者的中毒程度,可能需要高壓氧治療以及對癥支持治療。中毒患者容易出現感染及其他并發癥,比如胃腸道損傷。將二氧化碳中毒的患者送到醫院時,要選擇有高壓氧的醫院。

來源: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