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老家村子里就經常看到許多泡桐(Paulownia spp.)的樹枝,遠遠望去長的像鳥巢一樣很特別,等我長大上了大學后才知道,這原來是泡桐得的一種叢枝病癥狀的病害,學名為泡桐叢枝病(Paulownia witches broom),是由一種植原體(特殊的細菌)引起非常嚴重的病害。
泡桐樹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景觀價值高,它花冠大,紫色或白色,花萼肉質,倒圓錐狀或鐘狀,為速生用材樹種。除東北北部、內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區外全國均有分布。
健康泡桐
泡桐叢枝病
一、病害的癥狀和來源
泡桐叢枝病在中國分布廣泛,其中河南、山東、河北南部、安徽北部、陜西南部等地最為嚴重,在長江以南的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各省局部地區發病也有發生。該病影響枝、干生長量和干形,發生在一年生苗頂端時,會引起死亡,造成經濟材損失。該病害是全株傳染性病害,在枝、干、花、根部都可表現出病狀,主要有叢枝和花變枝葉兩種癥狀。
**叢枝癥狀:**當泡桐開始生長時,大量的腋芽(又稱側芽)和不定芽在枝條上萌發,并產生許多枝條,秋季成簇,樹枝像掃帚(看起來像鳥巢)。
組培苗叢枝癥狀
田間泡桐叢枝癥狀
***花變葉癥狀:***花芽生長后,其花瓣變小葉,雄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繼續抽生形成叢枝。
健康泡桐花
花變葉
病原為植原體(Phytoplasma sp.),原稱類菌原體(mycoplasma like organism,簡稱MLO),一種特殊的細菌,目前尚無法人工培養,為單細胞原核生物,無細胞壁,由生物膜包圍。該病原體可在泡桐病根、病枝韌皮部內潛伏越冬,并通過帶病的種根育苗或媒介昆蟲(茶翅蝽、煙草盲蝽、中國擬菱紋葉蟬)取食傳播病害。
二、如何進行病害的****預防與治理
1.選育抗病品種或無病苗***造林:***盡量選擇抗病泡桐品種造林,或者育苗選擇區域內無叢枝病的母樹采種和采根,盡量利用種子造林,并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適當處理,比如在50℃水中浸泡10—15分鐘,提高種子發芽率同時降低發病的幾率。
2.培育優質無毒***苗:***利用組織培養和莖尖脫毒技術,對泡桐進行脫毒處理,利用工廠化育苗培育無毒泡桐苗,非泡桐叢枝病的區域可以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
組培健康苗
***3.預防刺吸式害蟲:***針對昆蟲傳播途徑,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噴灑殺蟲劑,減少傳播媒介昆蟲的數量,切斷病害的傳播途徑。
***4.清除侵染源:***田間管理是該病害防治的重要途經,及時清理有叢枝病癥狀的泡桐防止病情擴散控制病源。
5.輸液*法:***5—7月份向病株髓心輸入四環素類藥劑治療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無法根除植原體的危害,幾年后隨著植原體數量不斷繁殖,叢枝癥狀會再次出現。
(撰文:李永/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
來源: 林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