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1日,第二屆中國(成都)科普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市科技會堂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搭建區域科普大平臺,激活科普發展‘新’活力”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社會團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科普教育企業的百余名代表,共同探討科普產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會議由成都市科普文化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蔡鵬主持。

成都市科普文化產業協會會長秦朝暉、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深圳市科普教育聯合會秘書長辛世民、濟南科學傳播協會秘書長郭濤、江西省科普產業聯盟理事長魏龍斌等重量級嘉賓受邀出席。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科普產業的盛會。

秦朝暉在致辭中對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希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共同推動科普產業的創新發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同時,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文化創意產業專業委員會主任王虎紋也通過視頻發來賀詞,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會議現場,舉行了“科文匯科普產業智庫”揭牌儀式,秦朝暉向首批入庫的專家頒發聘書。此次正式揭牌,標志著成都市科普文化產業協會“科文匯科普產業智庫”將更加注重研究水平的提升,積極為科普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除此之外,成都市科普文化產業協會還與濟南科學傳播學會、甘肅科普基地聯合會等機構簽署了“區域科普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發起并授牌“奧秘城市合作伙伴計劃”。同時,備受期待的“科普資源名錄網”也正式上線啟動,為科普資源共享和傳播提供了一個高效便捷的平臺。這些舉措無疑將推動科普文化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在“科學SHARE+”精英分享環節中,多位大咖分享了他們在科普產業中的實踐經驗和創新思路。朱定真、郭濤、辛世民、魏龍斌以及廣西旅游協會研學旅行分會秘書長韋俊、哈哈曲藝社社長田海龍是等嘉賓分別就氣象科普、科學教育政策、全域科普行動、數字賦能科普產業以及科普與曲藝的融合等話題發表了精彩演講,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和啟發。

此次大會還為落地在成都茶店子小學的西部首個氣象科學科普工作站進的授牌,該工作站的建立將進一步推動氣象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播,提升公眾對氣象科學的認知和理解。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實地參觀了崇州市天演博物館、成都川菜博物館、都江堰中華大熊貓苑和成都皮影藝術博物館等地,并與都江堰市科學技術協會相關領導進行了深入座談,共同探討科普產業的發展方向和合作模式。

本次大會得到了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文化創意產業專業委員會、云南奧秘畫報社以及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的大力支持。通過搭建區域科普大平臺,激活科普發展的“新”活力,我們相信科普產業將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第二屆中國(成都)科普產業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為成都科普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和合作機會,也為成都乃至全國的科普產業注入了“新”的動力。

蔡龍 供稿

來源: 成都科普文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