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
草長鶯飛
萬物生機勃勃
許多人喜歡趁著踏青
采摘路邊野菜回家嘗鮮
野菜味道鮮美
但食用需謹慎
快來聽聽
醫院消化專家的
叮囑~~
清明時節,氣溫適宜,是踏青游玩的好季節,也是各種野菜生長的旺季。俗話說:“清明吃青,四季一身輕。”很多人會在踏青時挖野菜來嘗鮮,但并不是所有的野菜都可以隨意采摘食用。醫生提醒,食用野菜需謹慎,以免誤食“毒草”危及生命。
不吃無法準確識別的野菜。本地常見的野菜品種繁多,有薺菜、榆錢、苦菜、蕨菜、蒲公英等。其中,有些野菜與有毒植物很相像,容易誤采誤食中毒,嚴重的可危及生命。因此,對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更不要食用,以避免誤食有毒野菜。
采摘野菜應注意避開污染區。有些野菜本身較為安全,但生長在化工廠、污水溝、垃圾填埋場、公路綠化帶等周邊區域,容易受到污染,因此盡可能不要采摘在這些地方生長的野菜。此外,農田或公園區域的野菜也需要謹慎采摘。這些地方可能被噴灑了農藥,即使這些地方的野菜生長旺盛,也不能代表其食用的安全性。
野菜不宜當主菜,特殊人群需注意。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性和營養價值,食用時應適量品嘗,不可貪吃。老人、嬰幼兒、孕產婦、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等特殊人群,應盡量不吃或少吃。例如,薺菜、苦菜、蕨菜、馬齒莧及蒲公英等大部分野菜性涼,脾胃虛弱者不宜食用,極易引起消化不良,引發腹痛、腹瀉等癥狀。部分野菜如馬齒莧、榆錢、槐花、野芹菜等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特殊體質的人食用后易引起過敏反應,誘發日光性皮炎,應引起注意。消化性潰瘍患者慎食榆錢。 有些野菜可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食用后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導致流產或早產等情況;還有一些野菜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所以,孕婦更需謹慎食用野菜,最好不食用。
注意烹飪方式,做熟最重要。野菜的食用方式很多,可涼拌、炒、蒸、煮,還可以做餡、做湯等。在食用野菜前,一定要摘凈去腐,充分清洗;部分野菜有微毒,需經過浸泡、水焯等去毒處理,在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例如,野莧菜富集硝酸鹽,采回來后應清洗干凈并用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0分鐘左右后食用。艾蒿、馬齒莧等一些野菜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生物堿,食用前要用沸水焯一下,并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以去除有害物質。
留意身體反應。如果在食用野菜后出現不適,如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催吐,并盡快就醫。同時,最好一并攜帶未食用完或剩余未烹飪的野菜,以便輔助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來源: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