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但同時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肩關節脫位,即所謂的“肩膀脫臼”,在臨床較為常見,約占全身關節脫位的一半,這與肩關節的解剖特點有關。組成肩關節的肱骨頭大,而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松弛,肩關節活動范圍大(如圖1)。在肩關節遭受外力的情況下,肱骨頭從關節盂內脫出,就造成了肩關節脫位(如圖1)。肩關節脫位多發生在青壯年,多由間接暴力所致,比如跌倒、摔傷時手掌撐地?;蛘咴谶\動中肩部遭受猛烈的撞擊,如籃球、足球、冰球等,都可以造成肩關節脫位。
2、肩關節脫位后都有什么表現?
肩關節脫位會出現肩部劇烈的疼痛,肩關節不敢活動。患者一般用健側手托著傷肢,頭頸向傷側傾斜,傷肩略低于健側,以減輕痛苦,從而出現這種強迫體位。傷側的三角肌因失去圓潤的外形而呈“方肩”畸形(圖2)。有的患者還會出現皮膚青紫等表現。
3、肩關節脫位該怎么治療?
如果懷疑出現了肩關節脫位,需要及時就醫治療。醫生通過查看傷情,常規要行肩關節的X線片檢查,必要時也需CT檢查,從而明確肩關節脫位的方向、移位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骨折等情況。若明確了肩關節脫位,在沒有禁忌癥的情況下,一般可予以手法復位。若復位失敗,一般需要在麻醉狀態下再行復位。肩關節手法復位后,也要進行X線片檢查,以確認脫位的復位的情況。另外,還建議進行肩關節的磁共振檢查,以評估肩部肩袖、肱二頭肌長腱以及關節盂唇等軟組織的損傷情況,從而制定下一步的診療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手術等治療。目前,肩關節鏡下可修復肩關節肩袖、關節囊和關節盂唇的損傷,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好等優勢。
4、肩關節脫位該怎么康復?
肩關節脫位復位后,一定要使用吊帶或者支具妥善固定及制動肩關節(圖3),一般需3周左右。這期間要檢查吊帶的松緊程度,最初要主動活動腕關節與手指,注意指端末梢循環情況,如出現患肢青紫,腫脹,應及時到醫院處理。疼痛及腫脹緩解后,用健側手輔助患肢行外展與內收活動,活動范圍以不引起患側肩部疼痛為限,解除固定后,循序漸進地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
總之,若出現了肩關節脫位,應該及早到專業醫院接受診治。若需要手術者,可行肩關節鏡手術治療,通過手術修復加強關節的穩定性,否則容易導致肩關節習慣性脫位的發生。
來源: 骨科醫生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