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王阿里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用顫抖的手點燃了奧運圣火;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晚年因雙手抖動握筆困難,不得不雇傭助手助他將靈感創作于畫中;我國數學家陳景潤晚年全身僵直手腳顫抖,甚至吞咽困難,靠在病床上憑借僅剩的清醒的頭腦和生命的余力思考數學的問題......這些家喻戶曉的名人都深受一種疾病的困擾,那就是“帕金森病”。相信大家對帕金森病都略有耳聞,“抖”就像帕金森病的標簽,一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手抖,那么手抖就是帕金森嗎?那手不抖就不是帕金森嗎?
**如果懷疑自己或家人是帕金森但又不太確定,回答下面九個小問題:**1. 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2. 寫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
3. 說話音量和以
前比有沒有明顯降低?
4. 面部表情是不是沒有以前那么豐富?
5. 腳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
6. 胳膊或者腿顫抖嗎?
7. 走路時是不是腳拖著地走小步?
8. 走路容易跌倒嗎?
9. 自己系扣子困難嗎?
若有3個以上的“是”,且伴有便秘、嗅覺下降、睡眠障礙、抑郁焦慮等癥狀要引起警惕。
手抖是帕金森病最常見的首發癥狀,但只是起病癥狀之一。那么今天讓我們來真正了解關于帕金森病的那些事。
01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疾病,是由于患者70%-80%產生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逐漸退化或消失,進而導致多巴胺水平降低。此時神經細胞不能正確傳遞關于運動的信息,使運動不能得到順利控制,同時一些其他神經遞質受影響,隨之出現一些非運動癥狀。該病好發于中老年人群,中國北京、西安、上海三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為1.7%,且其發病年齡在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率僅為26%,這是源于帕金森病起病的隱匿性以及大眾對帕金森病了解不足。患者就診不及時可能導致錯過最佳的干預治療時機,隨著疾病的進展,癥狀的加重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
02 帕金森病有哪些癥狀? 帕金森病的早期癥狀可能與人類自然衰老過程中的改變相似,但其實不然,出現以下常見癥狀很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現。
“走起路來慌慌張張,手抖動地連筷子都拿不穩,說話越來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日常生活動作變慢……”這是許多帕金森病患者的自述,這便是帕金森病的典型運動癥狀:
1. “抖”——靜止性震顫:多為首發癥狀,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緊張或激動時加劇,入睡后消失。
2. “慢”——運動遲緩:“慢”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癥狀,動作幅度和頻率減慢,寫字變小,表情減少。
3. “僵”——肌肉強直:肌肉變得僵硬,活動時肢體感到有一定的阻力。
4. “倒”——姿勢不穩:起步困難,走路時走小碎步,看起來慌慌張張且容易跌倒。
另外,有些帕金森患者自述“總是高興不起來、心理有時很煩躁、常常忘記事情”,家人描述其“變懶了,不愛出門,不愛說話,以前特別喜歡去公園現在也不去了,脾氣變壞了”等。這些非運動癥狀較容易被忽視,但其實可能在早期已經出現,甚至早于運動癥狀,因此也要引起重視:
1. 嗅覺遲鈍:嗅覺遲鈍通常是帕金森病的一個早期癥狀,有些老年人可能認為自己年紀大了嗅覺不靈敏了,其實可能是帕金森病導致的。
2. 焦慮抑郁:出現情緒低落,對生活提不起興趣,容易擔心,胡思亂想。
3. 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睡眠淺、夜間多夢。
另外還有認知減退、吞咽困難、尿頻尿急、便秘、疲勞等也是帕金森病常見的非運動癥狀。
03 為什么會患帕金森病? 目前尚未找到帕金森病確切的致病原因,但大量研究表明該病與遺傳和環境等因素關系密切。
1.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自然衰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神經退行性改變;
2. 長期接觸殺蟲劑、除草劑、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會提高患帕金森病的風險;
3. 少部分患者有遺傳傾向;
4. 睡眠不好、情緒易激動、壓力過大的人患病風險也較高。
04 帕金森病該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的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惡化,目前尚無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但并不代表這是絕癥。我們可以通過“三駕馬車,并駕齊驅”即使控制癥狀,緩解病情。這“三駕馬車”分別是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康復治療(包括心理疏導與照料)。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