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最容易成癮的食物之一,堪稱“甜蜜殺手”。哪些糖會成癮?容易成癮的糖,主要是傳統認為的甜甜的糖——紅糖、白糖、冰糖、麥芽糖等雙糖,果糖、葡萄糖等單糖。它們隱藏在哪里?在各種各樣的食物中!特別是加工制造的食品,幾乎無處不在,通常含糖量高于同類天然食物。

先說傳統認為的糖。WHO定義的“游離糖”是指:單糖(果糖、葡萄糖等)、雙糖(紅糖、白糖、冰糖、麥芽糖等)、蜂蜜(果糖+葡萄糖+蔗糖)、玉米糖漿(果糖+葡萄糖)等。WHO的“游離糖”中國叫它“添加糖”,它們是一回事,是傳統認為的糖,主要包括:糖、蜂蜜、玉米糖漿。

蔗糖類是從甘蔗、甜菜等植物中人工提煉的,果糖、葡萄糖也是人工制備的,不屬于基本食物,不建議單獨食用,包括糖果,主要成分只有糖。作為烹飪調味品的糖,也應盡量少用。不建議喝水加糖,所謂的“紅糖水”不能“進補”,包括蜂蜜,也應重新審視、謹慎看待。各種各樣的含糖飲料,是企業替我們調制的“糖水”,加入糖和玉米糖漿,同樣不建議飲用。

為什么不建議吃添加糖(游離糖)?因為,它們經過提煉,成為基本純凈的糖,幾乎不含其它營養素,添加糖僅僅提供能量,稱為“空熱量”或“空卡路里”,然而,當下的我們,多數人身體能量貯存已經過剩,所以不建議。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添加糖的攝入量是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這是針對健康人群的建議,對于肥胖三高人群,應該徹底拒絕添加糖和含糖飲料,才是。

有些人喝含糖飲料成癮,怎么辦?實在想喝,就喝代糖飲料,代糖——甜蜜素,安賽蜜,木糖醇,赤蘚糖醇,甜菊糖苷,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等,一樣的甜,但是幾乎沒有能量,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明確危害。代糖飲料是不能克制糖癮的胖子和糖尿病患者的替代飲品,當然這是權宜之計。

如何識別代糖飲料?食品標簽上會注明無糖、零糖、零熱量、零卡路里等等。注意了!注意了!“無糖”一般是指飲料類。其它食品,如糕點、面包、麥片等等糧食類食品,本身主體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與“糖”是同類,不存在“無糖”一說。所謂無糖,是指沒有額外添加糖,并非此種食品無糖!

再來說說水果及其制品。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還有少量蔗糖。一直以來,是提倡多吃水果的,在人們沒有實現水果自由的年代,沒問題。不但甜甜的好吃,還有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等,是挺好的食物。但是,現在的許多水果,越來越甜,越來越不酸,越來越好吃,人們越來越吃得起,結果就是越吃越多,這就有問題了。需要學會查看水果的營養成分,需要選擇性地吃,需要總量控制。

水果制作的果脯(蜜餞),是額外添加糖的,有些還添加脂肪,能量密度非常高,很甜很好吃,很容易成癮,不建議多吃。水果罐頭,同理,是加水又加糖的,而且損失了許多其它營養素,不值得吃。果汁飲品呢?許多人認為喝果汁等同于吃水果,而且方便快捷。是不是這樣呢?我的評價:果汁近似于水果罐頭,是做成湯汁的水果罐頭。

最后簡要說說糕點類食品。傳統的中式糕點、西式的蛋糕面包、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等,基本是在面粉中加糖、加脂肪,能量密度極高,又香又甜又脆,色香味俱全,讓人吃不停、停不下。高糖+高脂的食品,是食品中的戰斗機,是成癮性最強的食品,沒有之一!

到了小結環節,提綱挈領。

高糖甜食,使大腦分泌超量多巴胺,久之,導致成癮。簡單的添加糖,使血糖飆升,增加快感,促進成癮。高糖甜食,使大腦發出的飽腹信號被掩蓋,導致超量進食。

加工食品,往往是高能量密度、高糖、高脂食品,是成癮性最強的食品,須盡量節制。天然食物,雖然良莠不齊,總體來說,勝過同類的加工食品。

肥胖、三高者,盡量避免高能量密度、高糖、高脂食品。2型糖尿病患者,還須理解并關注血糖指數(GI)、血糖負荷(GL),盡量選擇低GI、低GL食品。

來源: 路橋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