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居科普教育基地(省級) 神仙居景區是省級科普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十大旅游影響力文化景區。景區內地質地貌獨特,以雄壯、險峻、奇崛、幽深、秀美著稱,是世界規模最大、類型最豐富的流紋質火山巖地貌集群。
景區被譽為“生態環境的展覽館、人文歷史的體驗園和地質學的教科書”,是絕佳的科普樂園。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國家級5A景區的美景,還可以體驗攀越叢林、飛拉達、低空扁帶挑戰等勇敢者的游戲。除此外,神仙居森林茂密植被豐富,上千種珍貴動植物,可以零距離親近自然,多樣化、大視野地吸收知識,可以在這里充分吸收豐富的科普知識、感受戶外運動魅力。
地址:仙居縣白塔鎮神仙居景區
淡竹原始森林科普教育基地(省級) 淡竹休閑谷又名淡竹原始森林,位于仙居縣西南部淡竹鄉境內,距縣城45公里,是仙居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核心之一。也是國內最大的亞熱帶原始溝谷常綠闊葉次生林保護區之一,淡竹休閑谷總面積130平方公里,景區內蘊藏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多樣的生物圈,擁有2000多種野生動植物品種。其中屬國家保護和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有100余種,包括南方紅豆杉、浙江楠、香果樹、長葉榧、七子花、白頸長尾雉、金錢豹、娃娃魚等,被專家譽為省內罕見的天然植物“綠色基因庫”和植物“博物館”,享有“天然藥物寶庫”之美譽。
地址:仙居縣淡竹鄉油溪村
仙居攬秀科普教育基地(省級) 基地位于仙居縣安洲街道三橋村。一期總占地面積35畝,研學基地采用“一中心多片區”布局,包括教學大樓、生活區與展示區三大部分。研學基地以服務青少年校外教育為主,配有專職教師三十多人,可同時接待800多名學生開展研學活動訓練,努力打造“旅游+教育”的生態模式?;囟诹碓鲭p廟鄉括蒼村智慧研學營地約50畝勞動實踐區。
目前已開發“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農業”“樂高機器人”“中鳴機器人”“C++編程”“體能訓練”“中國字的傳承”“天文探索”等系列課程。
基地于2021年公布成為首批“雙千”助力“雙減”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被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認定為第八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還是“仙居、香港青少年人工智能研學交流基地”“智慧家親子教育基地”。
地址: 仙居縣三橋老外語小學
浙江聚仙莊科普教育基地(省級) 浙江聚仙莊飲品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在仙居最具規模的仙梅村西爐楊梅基地內,本基地2017年被評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2018年12月又被評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是一家專業從事中國特色水果——楊梅的綜合開發和利用,集科研、 種植、加工與銷售為一體的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是浙江省頗具規模的楊梅深加工企業。
開發了鮮果楊梅、冰楊梅、楊梅干紅、 楊梅原汁、楊梅濃縮汁等30多個系列產品,產品已拓展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開發應用了“三位一體”快速澄清、有機膜除菌、電滲析降酸等先進技術,使仙居楊梅深加工技術在國內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地址: 仙居縣步路鄉西爐村
匯今?仙山小鎮研學科普教育基地(市級)
匯今?仙山小鎮研學營地位于神仙居旅游度假區中心地帶白塔鎮東橫街和黃龍兩村,占地1500 多畝。園區內科普資源豐富,有水稻科普區、大棚蔬果科普區、食用菌科普區、中草藥科普區、動物飼養科普區、鄉村古建筑科普區、農具展覽館、龍窯博物館、花燈博物館等。營地還配套自營酒店 2 家以及燒烤、仙居美食街,夜游燈光秀、地方特色文藝表演等。是“科普+研學”“科普+旅游”,科普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示范型基地。
為了增進親子間的互動,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和體驗新年的傳統文化,遠離電腦和手機。讓我們一起走進匯今,體驗一場新年年俗DIY親子活動,尋找丟失的年味。搗麻糍、做饅頭、舞龍舞獅、品仙居特色美食、篝火晚會等,開啟浪漫的新春之旅。
地址: 仙居縣白塔鎮上橫街村
金村.國家地質公園科普教育基地(市級)
金村因村前有一座山與金元寶相似,故而得名。族譜可查的最早記錄是明朝成化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被中國地質監測院列入全國“2018”年地質遺跡科普示范。金村的基礎地貌格局始于1.3億年前的火山活動,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金村山水是億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早白堊紀時期,由于板塊構造運動,引發了東南沿海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金村山水脈絡的走向,與火山噴發密切相關,主要經歷了兩期火山噴發活動:在距今約1.3億年前,火山噴發形成了一套巖性穩定的高塢組火山巖;此后經歷了長時間的火山休眠期,直至距今1.2億年左右,來自地球深部的新一波巖漿猛烈爆發,形成了西山頭組火山巖,對早期形成的地貌格局進行了改造,形成目前金村山水脈絡的基本形態。
地址: 仙居縣橫溪鎮金村
浙江竺梅枕頭科普教育基地(市級)廳
浙江省首家民營枕文化博物館——仙居竺梅枕文化博物館,經過近十年的藏品收集及籌備,竺梅枕文化博物館收藏了春秋戰國至唐、宋、元、明、清包括石枕、布藝刺繡枕、玉枕、瓷枕、陶枕、木枕、皮枕等各種材質的古枕共302件,目前展廳面積1100平方。全面展示了從春秋戰國到現代人類睡眠文化的歷史演變與精髓。是收藏、整理、研究和展示中國古代枕文化的重要平臺。
竺梅枕文化博物館以“弘揚枕頭文化,深悟睡眠真諦”為建館主旨,帶領觀眾感受古枕的雅致、靈動及深厚的文化內涵,領略人類枕文化的歷史演變與藝術魅力。竺梅枕文化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
地址: 仙居縣藝城中路11號
海亮生態農業科普教育基地(縣級)
基地成立于2013年3月,占地3500畝。是集農業種養殖生產、休閑觀光、體驗展示、研學教育、科技培訓、科研推廣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生態示范園,先后獲得國家級星創天地、浙江省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教育營地、浙江省中小學生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浙江省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放心菜園、G20杭州峰會食材總倉供應企業、臺州市中小學勞動實踐教育基地、農民田間學校、農業法治學校、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等榮譽稱號。
研學教育板塊依托海亮教育研究院,開展以自然學校為主題,下設農業科普、生存自救、非遺傳承、拓展體驗四大模塊課程,農業板塊包含蔬菜、水果、水稻種植,主要品種為葡萄、獼猴桃、桃、藍莓等品種。
地址: 仙居縣雙廟鄉上王村
仙居縣根雕藝術科普教育基地(縣級)
仙居縣根雕藝術科普館創始于2016年11月,設在神仙居人工湖旅游區和仙居吳先金根雕文化藝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兩處,長期免費向社會開放,是仙居科教作品最多、參觀量最大的一家藝術館。館總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現藏有根雕藝術作品兩千余件,由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吳先金大師擔任館長。場館設有實驗區、互動體驗區、科普教區、展覽區等,科普設施完善,向來館愛好者和游客提供了很好的根雕文化知識和體驗。
館內以科技教育觀光為中心,提供愛好者體驗花刀技藝、科普知識、展覽精致作品。
地址: 仙居縣雙廟鄉上王村
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縣級)
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是浙江省第一座以區域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生態博物館,該館位于仙居縣白塔鎮神仙居旅游度假區如意湖畔,設序言區、地質景觀展區、生態系統多樣性展區、動物多樣性展區、植物多樣性展區、微生物多樣性展區(以大型真菌蕈菌為代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展區等區域,詳細介紹了神仙居地質公園火山巖地貌景觀和完整的演化序列,并以標本、模型等方式呈現仙居典型動植物,展示仙居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
本館館藏標本有600余件,除了動物標本,還有礦石標本、植物標本等,全面展示了仙居的地質地貌、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博物館將科普與趣味充分結合,不僅發揮了收藏、展示等功能,還充當著“學?!焙汀俺鞘袝蛷d”的角色,已然成為新興文旅打卡點。入選為“仙居縣2022年科普基地(場館)建設類項目”、“第一批浙江省生物多樣性體驗地”、“浙江省第二批鄉村博物館”、“第四批浙江省自然教育基地”。
地址: 仙居縣白塔鎮神仙居旅游度假區如意湖畔
漢青染坊科普教育基地(縣級)
仙居縣漢青染坊科普教育基地主址坐落于全國重點保護村落——高遷古村,建有非遺研學體驗基地多處。創辦人是非遺項目臺州市藍印花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儲備人才,臺州工藝美術大師。
基地牢記中國文化傳承和復興使命,繼承藍印花布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圖案的樸素優美、寓意吉祥的風格,并且不斷創新,挖掘出多種用藥草進行染制的多種色彩的千年傳統工藝,并復原出失傳的傳統印花彩染產品。楊梅染色是漢青染坊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共同研究的一項國家級課題項目;利用高科技解決了楊梅著色和鎖色問題,并根據自身優勢,開發了許多非遺體驗及教育研學課程,科普教育課程,特別是開發了多層次的學習體驗課程,適合大中小學生和成人的體驗教學課程,深受大家歡迎,適合市民終身學習體驗。先后被評為“在浙學”浙江省市民終身教育基地,浙江省非遺體驗基地,臺州市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臺州消費者體驗基地,臺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等等。
地址:仙居縣白塔鎮高遷古村
桐江書院科普教育基地(縣級) 仙居有個江南第一書院,書院位于仙居縣皤灘鄉山下村與板橋村之間,北望永安溪,東有鑒湖煙柳,西南有道淵山、眠山、赤山,“三小山峙立其前,狀如鼎足”,是環境清幽的鐘靈毓秀之地。桐江書院曾是四方人文雅士接踵而至的文學寶地,如今的桐江書院面山傍溪,有江南的詩情畫意,亦飽含古色古香的韻味,是品味江南魅力的好去處。
地址: 仙居縣皤灘鄉
來源: 仙居縣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