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直腸前方。前列腺后部有精囊,尿道從前列腺中央穿過,將精液和尿液排出體外。前列腺的大小會隨著年齡發生變化,年輕男性的前列腺如核桃一般大小,隨著年齡增長,前列腺也可能逐漸變大。

當前列腺中的細胞生長失去控制時,就會發生前列腺癌。絕大多數前列腺癌都是腺癌。好發于65歲以上的男性。世界范圍內,前列腺癌發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二,成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腫瘤。隨著人口老齡化、診療技術的進步,前列腺癌發病率逐年提高。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年齡、遺傳、種族、癌前病變、飲食、環境污染等有關。超重、不健康飲食、吸煙、輸精管切除術。 都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如果家里父親或兄弟有前列腺癌,個體發生前列腺癌的風險也會更高。

早期前列腺癌基本沒有任何癥狀,因此,絕大多數前列腺癌都是在篩查中發現的,常見的篩查手段包括直腸指檢和抽血檢查 PSA(前列腺特異抗原)。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小便異常、尿中帶血或精液中帶血、勃起功能障礙等。

前列腺癌的確診主要通過前列腺穿刺活檢。

前列腺癌的治療主要取決于癌癥的類型和分期。如果患者的前列腺癌生長極為緩慢,可能不進行治療,只采取觀察等待。早期患者可通過手術、放療,不能手術的患者可采用激素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等。

前列腺癌即便發生淋巴結或附近組織的轉移,經過規范治療,5年生存率也可接近 100%。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是關鍵。

目前沒有明確能預防前列腺癌的方法。在前列腺癌的風險因素中,例如年齡、人種和家族史等,是無法人為改變的。但通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等,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

來源: 護理科普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