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長營 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副主任醫師,滑縣健康科普專家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該病以糞、口感染為主要傳播方式,個別亦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臨床表現主要以發熱、上呼吸道癥狀、肢體疼痛為主。病毒主要侵犯人體脊髓灰質神經系統且會造成永久性損害,出現肢體弛緩性麻痹。部分患者可發生遲緩性神經麻痹并留下癱瘓后遺癥,一般多見于5歲以下小兒,故俗稱“小兒麻痹癥”。
歷史上該病曾廣泛流行,自1988年世界衛生大會啟動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以來,全球脊灰發病率已下降99%以上,消滅脊灰行動正處在 “最后一公里”的攻艱階段,并確定每年10月24日是“世界脊髓灰質炎日”。1978年我國實行計劃免疫后,脊灰發病率逐年下降。2000年我國被WHO認證為“無脊灰國家”,實現了消滅脊灰的目標,此后一直維持無脊灰狀態。近幾年來,全球多個國家相繼發生脊灰疫情,特別是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引起的疫情。在全球最終實現消滅脊灰目標之前,只要有其他國家和地區存在脊灰病毒的傳播和流行,我國就持續面臨脊灰病毒輸入及傳播風險。
本病可防難治,一旦引起肢體麻痹易成為終生殘疾,甚至危及生命,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是預防控制脊髓灰質炎傳播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國接種的主要是國產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的疫苗兩類,實行計劃內免費接種,需接種四劑次,其中2月齡、3月齡各肌肉注射接種一劑IPV(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0.5ml);4月齡、4周歲各口服接種一劑bOPV(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劑型每次1粒;液體劑型每次2滴)。如果錯過了2月齡的接種時間,家長們也無需擔心,可以在3、4、5月齡進行基礎免疫,加強免疫時間仍然是18個月。
2024年1月30日國家疾控局等6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有關人群第二劑次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補種工作的通知》。出生日期在2016年3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之間,僅接種過1劑次脊灰滅活疫苗的兒童,于6月30日前需完成第二劑次脊灰滅活疫苗補種,以加強針對Ⅱ型脊灰病毒的免疫保護效果。為了盡早構建人體免疫屏障,保護兒童身心健康,家長及時帶孩子到居住地接種點完成計劃內全療程接種。
來源: 傳染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