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云南省文山州生態環境局硯山分局(以下簡稱硯山分局)聯合共青團硯山縣委于2024年1月26日為寒假返鄉大學生開啟一場“青春返家鄉,凝心共筑夢”為主題的生態環境研學之旅。
變“邀我參與”成“我要參與”。硯山分局積極發揮生態環境科普宣教主陣地作用,自環??破栈貏摻ㄒ詠?,開啟70余場環境科普宣傳活動,活動成果得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云南省生態環境廳、云南省科學技術廳等上級部門肯定,2023年云南省科技廳考核175個云南省科普基地中考核優秀僅占15個,硯山分局與共榮焉,共青團硯山縣委獲喜報,主動聯系硯山分局掃碼預約參觀硯山分局生態環境監測站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硯山分局以美麗中國建設全民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理念設計參觀流程,涵蓋水、氣、聲“高大上”現代化監測儀器如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連續流動分析儀、便捷式多參數分析儀等,現場打卡,專業講解,為共青團硯山縣委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啟一場生態環境研學之旅。
變“神秘”成“透明”。工作人員帶領大學生們參觀實驗室樓頂露臺煙霧凈化塔和有機廢氣凈化塔,解說監測站實驗室廢氣經過活性炭吸附處理和堿液吸收處理排放避免二次污染周邊環境;環保教室燈膜展板選取污水處理廠“污水”變“清流”、垃圾焚燒發電廠“變廢為寶”資源再生利用的生產工藝流程、衡量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的指標、實驗室產生的化學廢液集中收集至危廢暫存間交具有危廢處理資質單位處置等展開講解,加深大家對環保工作的理解,消除疑慮,化解鄰避效應,大家表示將主動成為環境保護義務宣傳員。
變“禁止入內”成“公眾開放”。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讓實驗重地“非請勿入”成“公眾開放”,硯山分局采取參觀對象不同、開放區域不同的原則,對象為大學生,全區域開放,同學們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走進各功能實驗室,各類高科技儀器設備齊上陣,親身零距離觀摩儀器輔以原理、性能、項目的專業講解,肩并肩行走,面對面交流,展示環境監測可視化全過程,切身感受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專業性、嚴謹性,探秘環境監測數據的由來。
變“知識陳舊”成“內容創新”。講解員側重圍繞新增的展板:“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碳達峰、碳中和”“新型污染物”提問式講解,大家駐足于迷你版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模型”傾聽專業人員介紹“黑水”與“灰水”的區別及其處理工藝,游戲環節與大學生互動魔法離子球、太陽能玩具車、手搖發電機等節能小道具,體會其中的科普奧秘,集中觀看《來硯山,開啟一場環保科普之旅》《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等3個環保宣傳短視頻落下帷幕。
此次活動,激發了大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同學們研中學、學中想、想中行,研學并舉,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這是一場教育與挑戰、體驗與成長的環保之旅,大學生是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主力軍和突擊隊,他們將以點帶面,勇當綠色使者,共建綠美家園。
撰稿人:云南省文山州生態環境局硯山分局生態環境監測站 李素梅
來源: 硯山生態環境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