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七號貨運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2024年1月18日01時4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后向端口。交會對接完成后,天舟七號將轉入組合體飛行段。

飛出地球、走向太空是長久以來人類共同的夢想,而空間站的出現讓航天員在太空中有了一個可以長期停留的家。

但是,空間站這個“太空大房子”的正常運轉,需要方方面面的補給,比如:宇航員要想在其中長期生活和工作,需要水、食品、氧氣等生活必需品的不斷供給,需要用到各種實驗設備;空間站本身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獲得各類設備備件,補充燃料和氣體;空間站中產生的各類廢物,不能直接拋棄在太空中,需要運出空間站銷毀……

而為太空大房子吐故納新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貨運飛船。

那么,人類歷史上,已經發射或即將發射哪些貨運飛船,去往太空“送快遞”呢?

1、****“快遞小哥”一:“進步”號

人類空間站技術的先驅是蘇聯的“禮炮”(Salyut)系列空間站。

在禮炮空間站設計初期,蘇聯設計師們就意識到了為太空中長期執行任務的宇航員提供補給的重要性。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研制禮炮-6號空間站時,補給問題愈發顯現,設計師們決定以載人的聯盟飛船為基礎,設計出一種只運載貨物、不搭載宇航員的貨運飛船,并將其命名為“進步”號。

目前,進步號飛船是國際空間站補給工作的主力軍。

2、****“快遞小哥”二:龍飛船

龍(Dragon)飛船來自于埃隆·馬斯克領導的Space X公司,它既能無人飛行搭載貨物,又可以在未來增加載人飛行的功能。

龍飛船由兩個艙段組成,位于飛船前方的錐形加壓艙用來運輸一般的補給品。

和進步號相比,龍飛船有一項獨門絕技,就是能通過加壓艙運載比較多的貨物返回地球。

龍飛船的加壓艙,可以一次攜帶3噸左右的貨物返回地面,是目前貨運飛船中下行運載能力最強的。

國際空間站其他送貨的“快遞小哥”

除了這兩種飛船之外,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的國家還設計了其他幾種貨運飛船。

它們之中,有美國的“天鵝座”飛船、歐空局的ATV飛船和日本的HTV飛船,日本還計劃以HTV飛船為基礎發展本國的載人航天計劃。

來源: 人民網科普綜合新華社視點微信公眾號、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