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飯店業信用等級評價規范》,提出飯店企業應制定制止餐飲浪費的制度,進一步推動飯店企業建立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進而在社會范圍內形成“浪費為恥,節約為榮”的良好風尚。
“光盤行動”的提出在我國由來已久,自2013年至今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但是,
據《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結果,可知目前我國城市餐飲人員食品浪費率仍高達人均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此外,大型聚會浪費甚至達到38%,而對于學生使用的盒飯來說,有三分之一被扔掉。現階段,我國城市餐飲行業就餐桌食物浪費來說,數量高達1700萬噸至1800萬噸,這組數字經過換算,就是3000萬人至5000萬人在一年內可用的食物量。餐飲業的浪費問題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加強對餐飲浪費問題的監管和引導,開展宣傳教育,推廣綠色餐飲理念以及加強技術創新等策略都是降低餐飲浪費的有效途徑。
從全球范圍看,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22全球糧食危機報告》中指出,在2021仍然有尚有53個國家或地區、約1.93億人口正在因為糧食短缺而面臨生存危機,糧食不安全程度不斷加深。而我國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糧食安全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13730.6億斤,比上年增加73.6億斤,增長0.5%,糧食產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將這些數據與餐飲浪費進行比較,我們依然可以看出餐飲浪費現象十分嚴重,加上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糧食供需矛盾逐漸凸顯。
餐飲浪費一直是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問題之一,近年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我國目前的糧食產量十九連豐,但糧食供求仍處于緊平衡態勢。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合理規劃餐飲需求、減少菜品的多余加工和裝飾、增強公眾教育宣傳等方式來減少餐飲浪費,通過社會全體的共同努力,形成厲行勤儉節約的濃厚氛圍。只有借助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糧食浪費的最終目標,保障糧食安全,建設美好中國。
勤儉節約作為中華民族長久以來堅守的傳統美德,不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更是深入骨子里的價值觀念。隨著科技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可能忽視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然而,在當前餐飲浪費、糧食危機的背景下,勤儉節約更顯得刻不容緩。每一粒米、每一碗飯,都代表著勞動者的心血與汗水。身處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這些勞動成果,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為了實現糧食安全,每一個人都需要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勤儉節約的實踐。只有將勤儉節約走上餐桌,才能真正體現文明健康的價值觀念,讓吃飯變得更加有意義。除了在家中進行糧食的合理規劃和利用外,我們還可以在社交場合和公共場所提倡節約和分享的文化。總而言之,糧食安全問題不僅關乎你我,也需要你我共同承擔責任,讓勤儉節約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美好風尚。
來源: 又想吃火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