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冬季節,我村在新開墾出來的撂荒地和冬閑地種植青菜頭400余畝,在新打造的茶葉基地套種油菜500余畝?!苯?,石柱縣河嘴鄉聯盟村黨支部書記牟秀勇在談到發展村集體產業時說,該村通過盤活冬閑地、撂荒地,在確保“一地雙收”,讓“冬閑土”變“增收地”,帶動村民務工增收的同時,為新的一年發展好村集體經濟開好了頭、起好了步。
走進聯盟村蓮花組連片集中的500畝油菜種植基地,一行行栽種好的油菜苗排列在一行行茶樹間,為褪色的冬土增添出一絲絲綠意,務工村民在基地里除草、施肥,忙碌的冬景映入眼簾。
人勤地不懶,閑土能生金。據介紹,在石柱縣農業農村委和河嘴鄉黨委政府指導下,聯盟村在茶葉基地套種油菜,通過茶油間作,能進一步改善土壤的有機質狀況,既有利于茶樹冬季生長,還能增加冬閑地的經濟收入。
“到2024年春季,每畝油菜地大約可收入800元,僅此一項,村集體經濟增收40萬元左右?!彪S著一株株增收的菜苗被種下,聯盟村的村組干部們高興地計算著收成。
2023年入秋以來,在上級部門指導和資金支持下,河嘴鄉在聯盟村開墾撂荒地100余畝。該村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好寶貴的撂荒地和其他的冬閑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起了青菜頭這一“短平快”的增收產業,村集體共種植青菜苗400余畝。
走進聯盟村獅林組的青菜頭產業基地,在一片片郁郁蔥蔥的青菜地里,只見一壟壟青菜葉青翠欲滴,微風吹來泛起陣陣綠波,滿山遍野彌漫著青菜頭的清香。鄉村干部們撥開密密麻麻的青菜葉,露出了一個個又大又圓的青菜頭,一幅產業興旺的景象呈現在眼前。
“一個小小的‘菜疙瘩’,將成為撬動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增強的支點。”牟秀勇說,該村與涪陵區一家生產榨菜的公司簽訂了青菜頭收購協議,其保護價是每千克0.7元,這批青菜頭在今年2月可以采收,畝產量預計在3噸左右,畝產值約2100元。在青菜頭采收后,再用于發展辣椒產業,可實現一地雙產、一地雙收。
綠油油的產業基地,藍瑩瑩的天空下,一棵棵青菜承載著豐收的希望,務工的群眾一邊忙著手頭的活,一邊歡快地交談著。
“村里的油菜、茶葉、青菜頭產業發展起來了,就近務工掙錢和顧家兩不誤。”談及就近就業,聯盟村蓮花組年過花甲的村民向詩蓮滿心歡喜地說,過去為了找活干,去外地務工,一年到頭難得回一次家,現在在家門口務工,勞動強度也不大,收入也很穩定,很適合他們這些文化程度不高、年齡較大的村民,增收致富信心更足了。(通訊員 隆太良)
來源: 重慶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