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況
上海玻璃博物館作為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一員,在2023年度除了常規的科普展覽、科普講解外,仍積極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上海玻璃博物館在2023年度累計開放306天,累計接待觀眾數近17萬人次,組織超百場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科普受眾近萬人。
上海玻璃博物館每周末定時開展一系列的場館科普講解,由專業的講解員為公眾講述玻璃材料、工藝的前世今生,帶公眾走進奇妙的玻璃世界,分享玻璃的無限可能。同時,上海玻璃博物館每周末積極開展一系列的科普公共教育活動,由專業的科普講師為公眾帶來有關玻璃的回收、環保知識的《100%零浪費舊物改造》科普課程和生物多樣性知識的《seeds秋日探索》科普課程,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公眾明白如何合理回收利用玻璃,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讓公眾通過觸摸植物,了解本土植物科普知識,關注植物多樣性。
同時,上海玻璃博物館繼續與復旦大學化學系、物理系合作,持續推出系列科普課程“玻玻璃璃實驗室”,從日常生活中與化學、物理相關的科普知識點入手,每一期實驗室圍繞個主題,由3-4個實驗組成,以激發、延長兒童自然生發的好奇心,使小觀眾通過親自動手的物理、化驗獲取學習知識的樂趣,并更進一步掌握相關科學知識。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品牌科普教育活動“玻玻璃璃環球之旅”和“博物館帳篷奇妙夜”也在持續開展,帶領公眾領略不同地域文化尖端的科學技術、普及中西方不同的工藝源起與技術發展。此外,上海玻璃博物館在2023年暑期推出全新的科普品牌課程—“玻種未來”研學夏令營,與上海紐約大學教授合作,共同帶來雙語環保科普工作坊,通過各類材料的科學知識普及,帶領小觀眾在用廢棄材料動手創作中,提升環保意識,普及環保知識。
上海玻璃博物館作為專業類科普場館,積極開展科普助力“雙減”工作,突破僅限于科普知識講解的傳統參觀模式,上海玻璃博物館2023年度,融入研學課程,加入科學知識普及與動手制作的環節,接待并服務了一批又一批不同年齡段的小觀眾們,累積接待及服務人次超5000人。
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題日期間,上海玻璃博物館積極參與各類區級、市級和全國范圍的的科普日、科技節等活動,為科普發展助一份力。上海科技節期間,上海玻璃博物館積極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除了常規的科普導覽外,特別開展“玻玻璃璃環球之旅”科普活動,通過豐富的科普課程講授、科普知識探索和動手創作部分,形成全天豐富的科普教育課程,讓公眾徜徉在科學的海洋中了解世界。同時,上海玻璃博物館在上海科技節期間推出全新“上海玻璃博物館元宇宙-SHMOG NXT 3D沉浸式體驗”項目,將眼光投向“未來”,將觸角伸至“元宇宙”的相關議題,使用最前沿的游戲引擎和人工智能支持的編程,創造一個引人入勝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冒險之旅。2023年9月上海玻璃博物館在全國科普日之際參與“寶山區全國科普日活動一科普嘉年華 健康好市”科普市集活動,為公眾帶來“鑲嵌”這一玻璃制作工藝的科普制作體驗活動,由專業老師一對一帶教講解,公眾們可以通過不同的玻璃制作工藝,親手體驗制作屬于自己的玻璃物件,更加深入的了解玻璃,體驗玻璃的無限可能。2023年度,上海玻璃博物館針對成人公眾全體,特別研發開設了成人科普體驗課程,所有的科普體驗全時段面向所有大、小公眾開放,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大、小公眾們都能夠親自動手、體驗神奇和感受玻璃的無限熱情,為公眾們帶來獨特的科普體驗。
在媒體宣傳等方面,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科普活動及科普推文除了在官方公眾微信號、官方微信小程序中發布外,還在官方微博、小紅書及抖音等多種平臺共同發布,方便公眾了解到上海玻璃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最新科普活動,并將科普系列活動的授課老師及科普課程的時間、內容和課程流程共同發布在官方公眾微信號中,做到科普課程的信息公開,方便公眾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普活動。上海玻璃博物館官方抖音賬號共有1.2萬人次關注,官方微博粉絲量達到6.4萬人次,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各類平臺也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和喜愛,上海玻璃博物館除了在各類官方平臺中發布科普課程信息外,同時公眾號還錄有科普語音課程,發布多種類型的科普內容,帶領公眾們一同“云學習”科普知識,將玻璃的無限可能分享給更多的公眾。
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科普經費使用嚴格按照經費使用規范執行,全部用于科普活動費及與科普相關費用中。上海玻璃博物館內共有103名科普人員,其中專職科普人員10名,科普志愿者共93人,截止目前科普志愿者服務時長已達到552小時,上海玻璃博物館科普人員的身影活躍在博物館各處,除了為觀眾們帶來精彩紛呈的科普講解外,科普人員同時還為公眾帶來多種多樣的科普活動。對于科普人員及科普志愿者的培訓工作,上海玻璃博物館也是認真培訓,嚴格篩選,所有人員在向公眾傳遞科普知識前,都必須通過至少為期1個月的專項培訓以及考核,才能正式上崗。
二、特色工作
上海玻璃博物館始終認為科普場館也應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主體,因此每年都會圍繞玻璃這一特殊的材料,尋求跨界合作,研發、開展多種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并不斷對系列科普課程進行更新升級,持續與外界保持合作,保持科普教育活動的鮮活生命力。
上海玻璃博物館于2023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之際,特別推出了全新“上海玻璃博物館元宇宙-SHMOG NXT 3D沉浸式體驗”元宇宙項目,將眼光投向“未來”,將觸角伸至“元宇宙”的相關議題,使用最前沿的游戲引擎和人工智能支持的編程,創造一個引人入勝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冒險之旅,該元宇宙項目也結合AR設備,首次加入到上海玻璃博物館“玻”種未來研學營活動活動中,給予公眾們沉浸式的元宇宙新體驗,并且邀請了游戲引擎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專家,帶來了尖端科技方面的知識普及。上海玻璃博物館還將該項目帶出博物館,為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同學們帶去了一場身臨其境的SHMOG NXT工作坊體驗活動,和同學們一起“云游”上海玻璃博物館。
特色科普教育課程方面,上海玻璃博物館也長期與外界保持著緊密的合作,并不斷擴充科普教育活動內容,與復旦大學化學系、物理系合作共同推出的“玻玻璃璃實驗室”科普教育活動,特邀上海紐約大學外籍教授與Capsule Mall共同參與的3天2晚的“玻”種未來研學營活動都深受大、小公眾的熱烈歡迎,同時上海玻璃博物館與HR赫蓮娜先鋒跨界合作,以代表著循環永生的“莫比烏斯環”為靈感啟發,由玻璃藝術家王沁先生操刀設計共同呈現出的一件由HR赫蓮娜產品玻璃空瓶循環創作而成的至美藝術品更是于《100%零浪費舊物改造》科普教育活動中首次與公眾見面,通過這件特別的藝術品,為大、小公眾科普玻璃的環保知識。
三、問題不足
上海玻璃博物館在科普工作中,由于非國有場館的科普經費有限,加之經濟環境的重大影響,“上海玻璃博物館元宇宙-SHMOG NXT 3D沉浸式體驗”元宇宙項目目前也只完成了一階段的工作,原定的主場館大規模的更新改造也只能陸續開展。但盡管如此,上海玻璃博物館仍將每年堅持推進科普教育工作,努力將想法變為實際,將科普教育活動帶給更多的公眾。
四、工作建議
上海玻璃博物館非常感謝各位領導一直以來對上海玻璃博物館科普工作的關心、支持和積極的評價。同時,在如此困難的大環境下,上海玻璃博物館也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仁能夠團結一心,共同開展科普工作聯動,擴大提升科普工作效能,實現共同促進與進步。
來源: 上海玻璃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