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2023年度終期科普績效自評報告

一、工作情況

(一)本年度向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工作,開放天數、接待觀眾量等基本情況。

2023年度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科普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五9:00-17:00(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上述開放安排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官網公示。

2023年度基地接待觀眾1000余人次。

(二)本年度開展科普助力“雙減”工作,科普活動進校園、服務學生人次等情況。

聯合當涂縣濱江學校精心策劃了以“助‘雙減’,促創新”為主題,以啟迪青少年科學思維,激發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2023年當涂縣濱江學校青少年水利科技創新系列活動方案,基地10余名科普工作者受聘當涂縣濱江學校科技輔導員?!爸袊堋逼陂g,3月24日舉辦“中國水周”水利科普走進當涂縣濱江學?;顒?,基地科普工作者陳凱嘯博士為100余名7年級學生作題為《魚道-為魚兒‘回家’修條路》的科普報告,語言幽默風趣,將魚道類比為公路、將魚兒類比為車輛,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場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在座中學生迅速了解了魚道的概念、意義和價值,用科學嚴謹的動畫、圖片直觀展示了南京水科院在魚道水力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激發了在座中學生積極探索創新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

6月1日,馬鞍山市機關事務管理中心、當涂縣濱江學校50余名學生、家長以及老師攜手走進基地,開展了一場精彩的兒童節科普研學活動,基地科普工作者科學嚴謹、風趣幽默的科普參觀講解,發音標準、互動親和的中英雙語科普報告,讓基地顯得有點“洋氣”,有點“孩子氣”,向孩子們弘揚了科學精神,普及了水科學知識,激發了科學夢想和科學志向。

9月21日,當涂縣提署學校傅世宏副校長帶隊,60余名九年級師生科普研學走進基地?;乜破展ぷ髡呦群罂破战榻B了基地通航樞紐綜合試驗廳、水工結構試驗廳的以及科研成果和模型試驗,研學師生紛紛表示通過本次科普研學,見識到了南京水科院作為國家級科研院所在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水利、交通、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就,感受到了南京水科院科技工作者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第二課堂”。

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作為馬鞍山市前沿科技科普行動講師團成員,于11月15日走進當涂縣亭頭初中,為100余名7年級學生做《水利工程物理模型試驗》科普報告。

(三)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的情況。

1、全國科普日主要活動

9月20日上午,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的2023年全國科普日當涂縣主場活動在基地成功舉辦,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領導朱壽峰,馬鞍山市科協副主席趙榮,當涂縣縣委副書記張中鑫,當涂縣常務副縣長吳昊,當涂縣人大副主任、科協主席朱家芳,當涂縣科協黨組書記陳小霞等出席活動。

朱壽峰在致辭中向所有關心支持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基地建設和科普工作的安徽省馬鞍山市以及當涂縣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介紹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歷史沿革和六大科研基地基本情況。他表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作為國家級科研院所,長期以來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勇擔社會責任,在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的同時,充分發揮科研與人才優勢,大力開展科普工作,希望馬鞍山市以及當涂縣一如既往關心和支持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建設,繼續幫助我們完善科普體系,健全科普隊伍,搭建科普平臺,提升科普能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于民。

當涂縣縣委副書記張中鑫主持活動,向蒞臨活動的領導、來賓表示衷心感謝,向奮斗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在通航廳參觀和講話中表示,當涂縣是全國科普示范縣,要繼續發揮區域科普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南科院當涂基地科普資源,發揮行業科普示范作用,增強和縣內部門和單位的互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馬鞍山市科協副主席趙榮受中國航海學會委托宣讀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基地和鐵心橋基地的全國航??破战逃孛ㄖ⒑驮侯I導朱壽峰共同為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材料結構研究所湯雷所長受邀做題為《復雜問題的簡單解決方案與實踐》的科普報告,以幽默風趣、圖文并茂的科普方式分享了在混凝土微裂紋的探測方法與裝備、高壩深埋病害的探測方法與裝備、堤壩滲漏病害的航探方法與裝備、水下滲漏通道的封堵方法與裝備、可視化灌漿方法與裝備、“南水·坤寧”號堤壩病險探測車等領域的科學實踐。

參加活動的同志和學生參觀了當涂基地通航樞紐綜合試驗廳,院辦、水工所科普工作者介紹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和當涂基地基本情況以及試驗廳的科研成果和物理模型試驗。

此次活動以線下線上形式進行,來自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馬鞍山市科協、當涂縣委、當涂縣政府、當涂縣全民科學素質成員單位、縣級學會、全縣中小學等單位領導以及第八屆當涂縣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獎學生和教師代表共120余人參加線下活動, 9300余人通過在線觀看活動直播。

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主題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變革),結合黃河保護法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我國紀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的活動主題是“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論述精神,進一步開放利用基地的科普資源,為打造科普影響力,探索科普新形式,聯合當涂縣濱江學校精心策劃了以“助‘雙減’,促創新”為主題,以啟迪青少年科學思維,激發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2023年當涂縣濱江學校青少年水利科技創新系列活動方案,并在“中國水周”期間(3月24日)成功舉辦“中國水周”水利科普進校園活動,啟動當涂縣濱江學校“青少年水科學科技創新金點子”征集活動,為當涂縣濱江學校2023年度青少年水科技創新活動拉開序幕。

春日的當涂縣濱江學校伴著細雨更顯生機盎然,南京水科院陳凱嘯博士作為專業科技工作者代表,當涂縣濱江學校俞金德老師作為學??萍驾o導員代表、孫宗艷老師作為學校少兒科幻畫指導教師代表、夏欣悅同學作為科技創新獲獎者學生代表,分別給100余名精神飽滿的中學生奉上了一場科學知識普及、創新意識培養、科幻藝術表現、動手能力調動的知識盛宴,學生們在每位嘉賓分享前都發出了嘹亮歡呼聲,點燃了現場的科學氣氛,展現了學生對科學探索的熱情,彰顯了此次活動的意義。

陳凱嘯博士做題為《魚道-為魚兒‘回家’修條路》的科普報告,語言幽默風趣,將魚道類比為公路、將魚兒類比為車輛,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場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在座中學生迅速了解了魚道的概念、意義和價值,用科學嚴謹的動畫、圖片直觀展示了南京水科院在魚道水力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激發了在座中學生積極探索創新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

俞金德老師和孫宗艷老師的報告展現了各自豐富的科技創新輔導經驗和豐碩的省市縣各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譽成果,強調了創新意識、暢想能力的重要性,報告中不時迎來陣陣掌聲,真正做到了讓科學在學校流行起來、時尚起來、有趣起來。

夏悅同學的科技創新作品在2023年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獲一等獎,她向在座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參與科技創新大賽的經驗與收獲,自信展現了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不畏艱難的科學精神。

幾位嘉賓報告后,當涂縣濱江學校芮元明副校長代表學校宣讀了首批10名科技輔導員聘任名單,對南京水科院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青少年科普工作展現出的社會責任感表示敬意,對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對學??萍紕撔鹿ぷ?、“雙減”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8名少先隊員向出席啟動儀式的科技輔導員代表頒發聘書。

后續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將繼續依托南京水科院豐富的科普資源和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科研成果,當好科技輔導員,當好科普宣傳員,持續打造科普影響力,探索科普新形式,科普活動繼續爭優創先,再創水利科普創新新高。

3、全國航??破栈顒又苤饕顒?/p>

全國航??破栈顒又芷陂g,基地微信公眾號推送《“中國航海日”的由來》、《南京水科院一項成果榮獲2022年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南京水科院張建云院士在中國航海日主論壇作主題演講》、《南京水科院參加2023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系列活動》等多篇圖文宣傳和《聽南京水科院科技工作者科普講述沙灘修復之路》科普視頻。

4、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要活動

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基地微信公眾號推送《南京水科院6項科技成果入選2023年全國科技周主題展覽》、《聽,南京水科院科技工作者高原科研的腳步聲》、《看,南京水科院總工胡亞安院士領銜編著叢書獲2023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賀,2023年中國水電青年科技論壇成功舉辦》、《看,安徽瑞迪受邀參加2023年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主會場活動》、《南京水科院陳求穩研究員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圖文宣傳。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基地微信公眾號轉發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發布的“點亮精神火炬,致敬每一位為祖國奮斗的科技工作者”宣傳片,致敬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承發揚我院“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在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來臨之際,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工會舉辦了院首屆短視頻大賽,基地科普工作者積極投稿,楊林同志制作的《點亮精神火炬,今天我來說》榮獲優秀獎。

5、全國防災減災日主要活動

5月12日,基地微信公眾號發布科普圖文《關于防災減災,你要懂得這些防護知識》。

(四)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動信息、展教資源更新情況等公共科普服務信息等情況。

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官網(http://www.nhri.cn/art/2014/6/16/art_27_25102.html)公示基地科普開放時間及科普參觀預約方式。

基地擁有主題內容明確、形式多樣的科普展教資源?;貎燃扔锌蒲性囼炘O施、國家重大工程物理試驗模型,也有科研轉化成果生產線、應急搶險科普展廳?;匾呀ǔ稍囼瀼d(室)面積約100000m2,有1座應急搶險科普展廳,還有三峽整體水工模型等多座大型露天試驗模型,先后開展三峽新通道、向家壩水電站、大藤峽樞紐、引江濟淮、平陸運河等幾十余項重大工程的大比尺水工、水運、水電物理模型試驗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它們都是基地的科普展教資源。此外,隨著基地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入駐基地試驗項目逐年增多,展教內容設施也在不斷動態更新。

此外,基地今年對科普展示進行了提檔升級,基地宣傳展示內容更加豐富直觀,基地新建一座文化廣場,一座科普廣場,重點介紹世界最大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世界最大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世界最長橋隧結合工程——港珠澳大橋、世界單機容量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黃河干流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世界最大河口治理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世界最高拱壩——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世界首座水力式升船機——景洪水電站等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重點參與并取得豐碩科研成果的世界級重大水利、交通、能源工程,這些科普資源都將在后續基地科普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形成看重要的可復用科普資源。

(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情況。

1、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作為馬鞍山市前沿科技科普行動講師團成員,于11月15日走進當涂縣亭頭初中,為100余名7年級學生做《水利工程物理模型試驗》科普報告;

2、基地科普工作者陳凱嘯博士于3月24日“中國水周”期間,走進當涂縣濱江學校,為100余名7年級學生做《魚道-為魚兒‘回家’修條路》的科普報告,語言幽默風趣,將魚道類比為公路、將魚兒類比為車輛,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場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在座中學生迅速了解了魚道的概念、意義和價值,用科學嚴謹的動畫、圖片直觀展示了南京水科院在魚道水力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激發了在座中學生積極探索創新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

(六)科普工作經費及人員情況。

基地本年度科普活動經費2萬元,基地科普展教設施更新維護經費10萬元。

基地現無專職科普人員,兼職科普人員40余人。

二、特色工作

增強基地科普影響力,成功獲評2023-2027年全國航??破战逃兀?/p>

基地科普工作者李君、王小東、張陸陳、祝龍、王宇、俞雷、郭超、張帆一、王羿、楊林10位同志入選馬鞍山市前沿科技科普行動講師團;

聯合當涂縣濱江學校開展以“助‘雙減’,促創新”為主題,以啟迪青少年科學思維,激發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水利科技創新活動;基地科普工作者李月先、楊林、馮然然、趙建鈞、安建峰、陳瓊、祝龍、周明亮、杜仁龍、肖亞朋獲聘當涂縣濱江學校科技創新輔導員;

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處開展雙語科普講座報告;

探索科普新形式,原創科普圖文《同猜南科院當涂基地原創專屬燈謎,共慶元宵佳節》。將10個和基地緊密相關的科普知識點和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陳出新,設計了謎底為“三峽工程”謎面為“三代偉人畫,百年終成它,平湖映高霞,水利交通能源本領大”、謎底為“反力墻”謎面為“遠看是座墻,近看滿身傷,千鈞壓于上,不動紋絲量”、謎底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全體工作者”謎面為“潛心鉆研頻獲獎,卡脖攻關有擔當,吃得寂苦援疆藏,經得江河湖海浪,一線科研試驗忙,后方職能保障強,九萬里來扶搖上,直掛云帆滄海航”等10個妙趣橫生的燈謎,獲得廣泛好評,取得很好的水利科普宣傳效果;

凝練科普成果,廣泛交流促發展?;乜破展ぷ髡邨盍肿珜懙牡摹段幕孕畔碌乃破談撔隆阅暇┧茖W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的科普實踐為例》入選2023年中國水利學會學術大會論文集,并受邀在2023年水科普青年論壇暨中國水利學會科普工委年會作叫交流報告,學習了優秀科普同仁的寶貴科普工作經驗,擴大了基地的科普“朋友圈”,提升了基地的科普影響力。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撰寫的《接地氣,讓水科學普及起來》刊發于《科普時報》,通過《科普時報》報刊、中國科普網等平臺廣泛轉載傳播。

三、問題不足

通過基地科普工作的廣泛深入開展,展現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技人員的科普風采,在和科技人員交流中以及活動后復盤中也總結了一些舉辦活動的經驗、收獲,以及對今后活動策劃組織、提升活動質量效果方面的思考及建議:

常態化科普活動宜和差異化科普宣傳相結合。為提升科普影響力,活動宣傳是非常必要的,基地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動組織是常態化的,如何在后續活動宣傳上避免同質化,做到差異化,需要在科普活動設計策劃上打造品牌,樹立特色,持續創新。

四、工作建議

1、建議多組織科普工作者交流學習活動;

2、建議科協對基地科普成果凝練上給予適當的經費支持,如科普圖書和科普視頻制作等。

來源: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