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況

(一)本年度向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工作,開放天數、接待觀眾量等基本情況:

2023年,中國樣品館全年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全年累計接待各類來訪參觀295團次、6216人次。在日常科普工作中,樣品館團隊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切實履行了大洋成就宣傳和深海科學知識科普傳播的初心使命。

2023年9月,樣品館團隊被命名為“第21屆全國青年文明號”,并被認定為全國首批“二星級全國青年文明號”。

(二)本年度開展科普助力“雙減”工作,科普活動進校園、服務學生人次等情況:

為助力“雙減”,豐富“5+2”課后服務內容,以“雙進”促“雙減”,更好地向青少年提供校外學習的陣地,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引領輻射作用,大洋樣品館館努力探索新路徑。

1科普進校園

2023年全國科普日期間,大洋樣品館團隊到嶗山區書院學校(超銀嶗山校區)參與了彩虹傘——科普進校園之“深海探秘”系列科普講座。

2課后助“雙減”

日常科普活動中,青島市同安路小學、青島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等多所小學選擇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段,由老師或部分家長帶隊,組織同學們到樣品館開展活動。2023年,樣品館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段共服務來自14余所小學的學生千余人次。

(三)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的情況:

2023年全國科普日期間,中國大洋樣品館以海洋科普視頻播放、參觀講解、科普講座、互動問答、免費分發科普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了多項科普活動,展示了我國大洋科考事業的發展脈絡及取得的輝煌成就。

4月17日~4月23日期間,大洋樣品館邀請大洋協會辦公室共同舉辦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地球日科普聯合活動;5月21日~5月30日期間開展科技周開放活動;5月18日~6月18日期間開展“創新爭先、自立自強”“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科普活動;中國大洋樣品館于 2023 年6月8日第十五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個“全國海洋宣傳日”期間舉辦了主題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開放活動; 全年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近百場次,共服務線下訪客近3000人次。

(四)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動信息、展教資源更新情況等公共科普服務信息等情況:

1輸出優秀科普內容

2023年,中國大洋樣品館微信公眾平臺“大洋樣品館”訂閱人數較2022年增長252人,本年度發布原創科普文章及優秀科普文章轉載34篇,其中原創科普文章及科普開放活動宣傳5篇。

2合力拓展宣傳渠道

2023年,中國大洋樣品館通過來訪的青少年團體、企業機關團體微信公眾號平臺、中小學校宣傳平臺、青島財經網網站、青島財經日報紙媒等多項渠道對科普活動、科普講座進行了媒體宣傳。共20余個賬號、媒體客戶端發布了宣傳文稿,預估總閱讀量超2萬。

3、及時更新展教信息

中國大洋樣品館根據“國際海底管理局”官網以及我國大洋航次數據,及時更新“中國深海成就館”內展板信息,以及各項科普宣傳冊、宣傳單頁中的數據,向受眾傳遞最新、最準確的大洋知識。

(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情況

2023年,大洋樣品館作為“青島嶗山區科學普及志愿服務隊”,與注冊的志愿者們一起為來訪團隊提供科普服務。共有30名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服務的內容包括:為樣品館設計制作的科普宣傳產品提供顧問、校對等服務;為重大科普活動提供組織、講解等支援服務;為樣品館雙語講解工作提供文稿修改、現場支持服務等。

(六)科普工作經費及人員情況

1、2023年度科普工作經費共支出人民幣15.6萬元。

2、2023年度參與科普工作的在職工作人員共15名,志愿者30名。

二、特色工作

結合本行業、本地區實際組織開展的特色工作情況:

(一)提供國際交流窗口

作為我國宣傳深海成就、傳播大洋精神的重要窗口,大洋樣品館多年來服務于國內、國際大型展會,提供珍貴樣品、模型。并頻繁與各國數百位相關領域專家展開學習交流,展現我國開放共融的大國形象。2023年2月15日,大洋樣品館為“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框架協議簽署儀式現場提供鈷結核樣品、深海富稀土沉積物樣品等珍貴大洋樣品。

擴寬科普宣傳渠道

2023年4月22日,樣品館作為青島青少年課外研學實踐活動的重要陣地,接待了青島廣播電視臺藍鯨小記者團到館開展活動。活動期間由青島電視臺-6(兒童頻道)的記者等工作人員組織拍攝了活動短片,后于QTV-6電視臺播出。

積極凝聚科普力量

2023年7月15日,中國大洋樣品館作為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聯盟單位參加了由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青島市科普教育基地聯盟、青島市科普場館協會、青島市科技志愿者協會、膠東五市海洋科普聯盟、青島海洋科普聯盟及青島市科普專家庫等多家科普聯盟共同承辦的“發揮矩陣優勢 凝聚科普力量”科普矩陣活動。

樣品館為該活動設計制作了多張科普海報以及多種科普宣傳單頁。活動當天,樣品館工作人員為觀眾們展示了深海多金屬結核、深海富稀土沉積物等珍貴大洋樣品實物,并免費發放宣傳材料。帶觀眾們了解中國大洋樣品館,展示我國深海探索成就等,收獲了許多家長及小朋友們的關注。

打造黨建活動陣地

作為集中展示了深海海底多金屬資源、國際海底資源開發制度與開發形勢,以及我國開展深海多金屬資源勘探開發活動的光輝歷程與輝煌成就的陣地,“中國深海成就館”年內接待了嶗山區疾控中心、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團隊等多家單位黨支部開展黨建活動。

開展線上原創科普

大洋樣品館開辟線上預約小程序,可高效、精準管理參觀預約信息。2023年,樣品館還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頌讀深藍”原創科普專欄發布了與“稀土元素”有關的基礎科普,從稀土元素的文字拼音、漢字來源以及元素發現歷程等角度帶領讀者從零開始了解稀土。

三、問題不足

在開展科普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

樣品館常年免費開放,且展品固定,導致缺少新鮮感,形成“被動”科普,和“一次性”科普,依賴感興趣的觀眾“找上門”。希望學習其他科普基地的方法,做到“常展常新”;

面對低齡觀眾,在校教師的講解方式和被接納程度優于專家、博士,樣品館希望可以早日建立成熟的“科普教師培訓體系”,提升科普效率,做好“館校聯合”;

四、工作建議

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見建議:

科普從業者來自各行各業,在各自領域有較強優勢,但科普專業度往往欠缺。希望可以針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相關單位開展更多的培訓課程,給科普工作人員更多的成長空間,培養更多的“科普達人”。

來源: 大洋樣品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