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指導、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承辦的“科學家講科學”系列活動科普講座在人文樓728會議室舉行。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副校長、河北省微納光學精密傳感與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河北省光電智能感知科普教育基地負責人趙勇教授作題為“光纖磁場傳感技術在海洋領域中的應用探索”的科普報告。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陳佳音,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科技處、控制工程學院、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秦皇島分中心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學校專任教師、研究生、本科生共200余人到場聽取講座。活動旨在深入貫徹國家對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要求,發揮科技創新對科普工作的引領作用,講好科學故事,濃厚學術氛圍,提高師生科學素質。
趙勇教授圍繞智能感知與智能系統,深入講述了團隊聚焦國際學術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在海洋工程、生態環境、生物醫學、軍事國防等領域開展的科研攻關。“光纖傳感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抗電磁干擾、長距離監測、絕緣耐腐蝕等優點,能夠在航空航天、資源勘探、海洋探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尤其對于海洋磁場檢測,能夠發揮出巨大優勢。”趙勇教授為師生作了基本科學知識的科普,并對項目當前取得的研究進展和未來的研究計劃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指出,團隊率先提出了基于磁流體光學特性的磁場傳感器技術,開拓了光學傳感器的新原理,并創造性地將磁流體與光纖技術相結合,成功研制出了新型的光纖磁場傳感器,解決了傳統磁場傳感器分辨能力不足、響應時間長、易受環境溫度干擾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團隊進一步提出了基于特種七芯光纖的海水溫度、鹽度、深度、磁場四參量一體化陣列式檢測方案,能夠為海洋地震監測與研究、海底地質研究、海洋礦產資源勘探、海洋油線管道調查、水下磁性目標探測、水下潛器自主導航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
講座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引發師生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學習,深入了解了學校在該領域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實力,也深刻領會到科學家身上的愛國奮斗、求實創新、拼搏奉獻、團結協作等精神。今后將以科學家精神為指引,不斷攀登科技高峰,把高質量的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來源: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