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26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吉林省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承辦的中國電子學會科技志愿服務特色品牌項目“燭光義教”吉林站暨全國科普日活動,在吉林通榆縣明德小學校、向海蒙古族鄉向海學校、瞻榆明德小學校、瞻榆鎮義慈小學校及白城市洮北區實驗小學、瑞光小學、林海鎮學校、東勝鄉學校八所鄉村學校開展。

本次活動得到了白城市通榆縣教育局、白城市洮北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服務內容包括公益捐贈、科普公開課、鄉村科技教育座談會、科技教師與科技志愿者師資培訓等一系列活動。期間,志愿者隊伍入校開展了32場公開課,培訓鄉村教師150余人,直接惠及鄉村中小學生1000余名。同時,學會志愿者團隊向8所鄉村中小學校分別捐贈了機器人教學器材、書包、文化衫、雨傘各80套,捐贈青少年軟件編程平臺8套。

在教師培訓會上,沙有威老師針對鄉村教師開展科技類型課程的模式和方法提出了建議和指導,與現場參與的一線科技教師開展了深入的交流,向當地的一線鄉村教師和志愿者提供了專業、實用、可持續的培訓服務。

“燭光義教”通過豐富的科普活動形式,讓更多的孩子們在知行合一的參與過程中體驗科技的奧妙和魅力,學會用科學的思想、科學的方法去認知世界,鍛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踐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宗旨,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實現科技社團社會化服務價值的重要舉措,也是助力中國電子學會科普能力提升,促進學會科普資源合作的有效實踐。

未來,中國電子學會將源源不斷地向鄉村輸送優秀的科普課程,通過公開課、普及課兩套標準,助力地方學校實現科技教育的“自我造血”,為鄉村中小學自主開展青少年科普工作留下更多“種子”教師,為鄉村教育振興助力。

來源: 中國電子學會燭光義教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