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專題論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成功召開。論壇主席由重慶郵電大學教授李永福擔任。

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是當前汽車工業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它們結合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如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通信和網絡技術等,旨在實現汽車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提升道路安全性和效率,同時也為駕駛者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適的駕駛體驗。雖然部分區域已經開展自動駕駛汽車的試運營,但距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運營還存在較長的一段距離。本論壇圍繞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落地所面臨的難點和痛點問題,從感知、決策和控制等角度,探討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和發展趨勢。

本次論壇旨在展示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最近取得的重大進展。為此,論壇邀請了7位控制領域的著名學者分享他們在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論壇現場

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理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薛建儒開展了題為“自主行為生成方法的探索與實踐”的學術報告。整個報告從行為生成機理、軌跡預測、策略規劃以及基礎模型四個方面逐步深入。薛教授從機器學習角度討論了智能體自主行為生成,重點介紹了長時情境軌跡預測和行為策略規劃兩個核心技術以及最新進展。

薛建儒教授作報告

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徐昕開展了題為“智能車輛優化決策與控制的高效強化學習技術”的學術報告。徐教授深入分析了目前復雜動態場景中智能駕駛系統對于優化與決策控制能力的技術需求。詳細介紹了學習預測控制、狀態抽象深度強化學習以及遷移強化學習等高效強化學習理論技術在智能車輛優化決策與控制上的應用,并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充分展示了算法的優越性能。

徐昕教授作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楊明開展了題為“從車端智能向場端智能:自主代客泊車技術的思考與實踐”的學術報告。楊明教授指出,自主代客泊車技術是未來智能交通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它將為城市出行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報告中指出通過實現場端智能,自主代客泊車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停車場出行耗時以及停車精度問題,提高車輛的出行效率。

楊明教授作報告

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統工程所副所長、教授李力開展了題為“人類駕駛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的混行交通流的新型控制方法”的學術報告。李力教授介紹了關于CAV蒙特卡洛樹搜索和FIFO策略方法、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自組織路徑誘導方法以及整合路徑誘導的路網范圍雙層協同駕駛等方法。針對混合交通流,提出了虛擬映射法方法,并進行了相關實驗驗證,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

李力教授作報告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天津大學教授左志強開展了題為“無人駕駛車輛的橫縱向控制研究”的學術報告。左教授在報告中針對無人駕駛車輛的控制方面提出了一種基于自抗擾的運動控制方法,并對車輛模型、觀測器改進、組合抗擾算法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該報告展示了左教授團隊所提出的自抗擾的運動控制技術在各大無人駕駛車輛比賽的應用情況,并對無人駕駛車輛“規控一體”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左志強教授作報告

北京神經元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AUTBUS組委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薛百華開展了題為“基于自主可控芯片、操作系統定義汽車”的學術報告。薛董事長以“100%自主可控軟件定義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主題,基于“自主可控操作系統”、“車規總線芯片”和“車規網絡以太網交換芯片”三個方面給出了解決方案,并展示了其團隊研發出的“一種基于OFDMA技術的高度集成車規級AUTBUS總線SOC”、“車規級AFE采集芯片”、“車規級以太網交換芯片”和“車規級TSN交換芯片”。

薛百華高級工程師作報告

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永福開展了題為“基于C-V2X的智能車輛協同控制方法”的學術報告。李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團隊在智能網聯汽車協同控制領域所做的工作,包括車輛隊列的形成、匯入/匯出等典型場景。李教授所帶領的團隊通過研究,成功開發出一種基于C-V2X的智能車輛協同控制方法,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他也指出,該領域還存在許多挑戰和問題需要解決,需要產學研各界共同努力。

李永福教授作報告

本論壇共線上線下有500余人參加。相信本論壇為從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的專家、學者和師生們提供了深入的學術交流機會,拓寬了智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交流渠道,有利于促進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自動化大會作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自動化領域學術盛會之一,已經成為匯聚全球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平臺。展望未來,自動化科技的迅猛發展將為世界帶來更多驚喜和挑戰。

來源: 中國自動化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