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一號”衛星,這是中國航天今年第42次火箭發射,發射次數和成功率高居世界第一。

你知道衛星發射后火箭去哪了嗎?除了變成太空垃圾,火箭末級竟然還能用來拯救地球?快來跟李老師一起來了解下。

就像火車有不同的車廂,火箭也分成一級、二級,最后一級稱為末級?;鸺皫准壪潴w就像皮薄餡大的餃子,這個餡就是燃料?;鸺l射就是通過燃燒燃料,持續加速,將衛星送入外太空。一級燃料燒光后,就把一級扔掉。因為一級火箭殼子有十幾噸重,帶著它繼續飛行,會影響火箭繼續加速。同理,二級燃料燒光后,也要把二級扔掉。說到這里,你肯定明白了。只有末級火箭帶著衛星進入目標軌道,前面幾級燒光后,就掉到地球上了。這就是為什么發射火箭要計算落區、甚至要提前疏散人口的原因,砸到花花草草多不好啊。而馬斯克的成名絕技就是讓一級火箭完好無損地回到地球,并且通過重復使用來降低成本。

火箭末級將衛星送入目標軌道后,就成了一塊漂浮在太空中的巨大太空垃圾。為了防止這塊太空垃圾爆炸,需要把剩余燃料排空、讓電池短路。如果能夠讓末級離開軌道,進入大氣層燒毀,那是再好不過了。但大部分火箭末級是沒有離軌能力的,往往要在軌道上漂浮很多年,這期間如果不幸被其他碎片撞了,就可能形成雪崩效應,產生大量小碎片,威脅正常衛星的運行。

既然末級也進入了軌道,能不能改造下,把廢棄末級變廢為寶?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了末級留軌試驗方案,就是在末級上搭載科學儀器,開展科學試驗。國外還有人腦洞大開,提出把末級火箭的箱體改造成一個太空旅館,發展太空旅游業。

其實末級還能用來保護地球!如果有小行星撞擊地球,除了用核武器把小行星炸碎之外,最靠譜的辦法就是發射一個撞擊器把小行星軌道撞偏。但人造的撞擊器重量太輕了,不足以把小行星偏轉出安全的距離。這時候,如果帶著火箭末級去撞,就可以充分發揮末級的重量優勢,把小行星偏轉到距離我們更遠的軌道。計算發現,如果利用飛行器控制末級去撞擊小行星,一發胖五火箭可以起到三發胖五的效果。真可謂大塊頭有大智慧,關鍵時候,火箭末級可以用來保衛地球!

來源: 行星防御與利用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