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未發作早發現

準媽媽在懷孕期間通常會有很多孕期反應,當然,大多數時候表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癥狀都是正常的,一般也都是由于妊娠期孕激素的變化造成的各種生理/心理上的反應。通常準媽媽在遇到“異常”癥狀時,都比較擔心或是著急的,但有些準媽可能本身就是比較粗心,所以即使已經出現了真正的異常,也往往糊里糊涂,以為是正常的妊娠反應,不以為意,這樣就很危險了。佛山市三水區疾病防治所全科門診副主任醫師趙芳敏提醒說,孕期如果出現了下列5種異常情況,千萬要引起重視。

異常腹痛可能危險:

異位妊娠、先兆流產

趙芳敏說,正常情況下,懷孕的時候會有輕微的腹部脹痛,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出現明顯的腹痛,或者腹痛較平時明顯增強,有越來越密的趨勢,孕媽就要重視了,尤其伴有其他癥狀,如發熱、陰道流血、惡心、嘔吐等,往往提示異常。比如孕早期,如果準媽媽出現下腹疼痛并伴有陰道出血或下墜感,就很有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的預兆,需立即就醫檢查。

異常胎動可能危險:宮內缺氧

據趙芳敏介紹,異常胎動有三種情況:

1、胎動過少:一般來說,準媽媽在懷孕16至20周就可以感受到胎動了,28周之后胎動就會明顯起來。38周之后,隨著胎兒的增大,胎動會逐漸減少。在胎動時期,如果12小時胎動少于30次,則為異常;少于20次,或每小時少于3次,則表明胎兒有危險,在子宮內有缺氧現象。所以建議準媽媽平時養成數胎動的好習慣,也能更早發現異常。

2、胎動劇烈:如果準媽媽感覺胎動突然明顯增多,而且持續好幾個小時,或無間歇地躁動,如由于臍帶繞頸、打結、扭轉等原因造成的胎內宮內缺氧時,胎兒可能發生宮內窘迫。缺氧初期往往胎動增多,胎兒因缺氧而變得躁動不安,并力圖把這種躁動感傳給準媽媽。

3、胎動加劇后突然中止:突然增多又突然減少或者胎動消失,都可能是胎兒急性缺氧的表現,需及時就診。她解釋說,造成異常胎動的情況有很多,比如臍帶繞頸、羊水偏少、胎盤功能障礙等情況,或孕婦不正常用藥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缺氧。當胎兒的生命受到威脅時,胎兒便出現異常的胎動。

陰道出血可能危險:胎盤早剝、先兆流產

● 先兆流產:懷孕初期,陰道有輕微的出血或棕色流出物,伴有或不伴有血凝塊妊娠產物的排出,繼而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痛,常常是流產的征兆。

● 宮外孕:宮外孕引起出血一般發生在懷孕2個月左右,并伴隨不同程度的惡心、腹痛。一旦發生輸卵管妊娠破裂,會發生腹腔內大出血及劇烈腹痛,極可能引發休克。

● 葡萄胎:如果葡萄胎早期沒有發現,通常在懷孕至中期時,會開始有陰道出血、貧血、子宮腫大等癥狀;葡萄胎患者大多為斷續性少量出血,但其間可能會有反復多次大流血,有時在血中還會發現水泡狀物。

● 胎盤早剝:與先兆流產不同的是,如果孕媽在孕晚期突然發生陰道大量出血,很有可能是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

嚴重皮膚瘙癢可能危險: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瘙癢癥

趙芳敏表示,懷孕期間,雌激素的增加可能會使得孕媽媽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是正常的,對胎兒也沒有什么影響。但是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那就是妊娠期膽汁淤積癥。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孕中晚期,由肝、膽功能失調引起,表現為皮膚瘙癢,一般先從手掌和腳掌開始瘙癢,然后擴散至全身。這種病會引起孕婦肝功能受損、胎兒窘迫等情況,一旦出現黃疸,就需要密切監視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以免胎兒出現窒息、羊水污染等,雖然發病率不高,但危害大,所以要謹慎處理,及時治療。

白帶異常婦科炎癥、異位妊娠、流產

趙芳敏認為,懷孕初期,激素水平上升,導致白帶增多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如果白帶只是量較多,但沒有惡臭,沒引起瘙癢,沒有特別的顏色(如紅色、褐色或黃綠色),則屬正常的懷孕征兆,這種情況下準媽媽不必擔心。但她同時強調,孕早期如果白帶顏色較濃、氣味難聞或陰部瘙癢,準媽媽就要就醫治療。對孕媽來說,懷孕初期最危險的事情莫過于異位妊娠與流產。而此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白帶褐色的情況:

● 異位妊娠:發生異位妊娠時,一般在停經40天左右出現陰道流血和白帶褐色的癥狀,多伴有下腹部的隱痛、脹痛、墜痛等。

●先兆流產:這時白帶也會呈現褐色的情況,同時伴有腹痛和陰道出血。如果沒有胚胎發育異常,經過保胎治療,出血就會停止,可以繼續妊娠。

此外,懷孕初期白帶褐色也可能與孕婦患有細菌性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病變等有關,孕婦出現白帶異常時,如果婦科炎癥反復發作,發生上行性感染,就會影響孕囊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嚴重時會導致宮內感染,發生流產,早產等情況,甚至還會導致胎兒發育畸形。因此無論哪種原因,都建議及早治療。

廣東科技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 李振輝 通訊員 劉慧

來源: 廣東科技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