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做病理?

作為一名病理醫師,有必要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病理科。

病理是醫學檢查中非常重要的檢查之一,病理診斷被視為是診斷的“金標準”,病理醫生被稱為“醫生的醫生”。

患者就診時做過很多檢查,如抽血、超聲、CT等,但患者只了解影像科室、檢驗科室,對于病理科很陌生,經常會問為什么要做病理檢查呢?

影像學檢查多是通過看影像進行定位診斷;病理則是將患者取下來的“肉肉”,通過幾十個精細、專業、繁瑣的步驟由病理技師制成幾微米厚的病理切片,借助顯微鏡分析細胞形態進行定性診斷,主要任務就是判斷疾病的性質,是炎癥還是腫瘤?是什么類型的炎癥?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腫瘤的來源?是轉移還是原發?惡性程度?侵犯深度?切緣有無癌的殘存,淋巴結有無轉移等等。不僅能確定疾病的性質、嚴重程度、播散范圍、手術是否充分等,也可能在分子層面找到適合的靶標,以進行精準的診斷和治療。

二、病理科報告為什么比別的報告慢?

病理科所處理的標本包括各種組織活檢標本、切除標本、各種細胞學標本及尸檢標本等,比如胃腸鏡活檢、各種組織穿刺、闌尾、膽囊、乳腺、全子宮等等。那么病理科工作流程是什么樣的呢?經常有患者問報告什么時候能出呢?

病理科收到標本后經過核對信息、編號、標本固定、取材、脫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由病理技師制成幾微米厚的病理切片,病理醫師通過仔細觀察顯微鏡下蛛絲馬跡做出病理診斷。

三、常見的病理檢查有哪些?

(一)常規組織學檢查

現代化醫院遵循的原則是任何從病人身體上采取的組織標本都必須有病理組織學檢查報告。有時當HE切片無法明確判斷時,還需要借助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特殊染色、原位雜交技術及基因檢測等來輔助診斷,患者通過病理得到明確診斷或提供非常有用的疾病信息。

HE染色

(二)細胞學檢查

細胞學則主要分為婦科和非婦科細胞學(如痰液、腦脊液、肺泡灌洗液、胸腹水等),根據采集方式分為穿刺細胞學、脫落細胞學等。細胞學與組織學檢查相比,損傷小、經濟、快速,雖看上去要簡單一些,但對于病理醫生來說難度仍然很大。

宮頸液基細胞學

(三)術中冰凍病理檢查

病理科最具挑戰性的工作是術中冷凍切片病理診斷,病人躺在手術臺上,手術室外病人的親朋好友焦急地等待著,病理醫生要在幾十分鐘內做出明確診斷,良性病變局部切除即可,如是惡性則需進一步擴大切除或淋巴結清掃或切除重要器官。由此可以看出病理醫生的壓力之大,責任之重。

冰凍切片機

(四)免疫組織化學檢查

免疫組織化學(簡稱免疫組化)是通過抗體與所識別的組織或細胞中的抗原成分的特異性結合來鑒別這些抗原分子。免疫組化技術在疾病的病理診斷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許多免疫組化標志物有預后判斷意義,比如乳腺癌HER2(3+)提示腫瘤預后差,Ki-67標記率高,預示增生活躍,也是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級的重要標志物。

HER2

(五)分子病理檢查

分子病理學是傳統病理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蛋白質組學、遺傳學交叉融合形成的一個新的病理分支學科,主要通過檢測器官、組織或體液中分子的變化來研究和診斷疾病。分子病理學將分子變化與組織及細胞形態相結合,不僅使病理診斷更為精確,還可用于疾病分子分分型、疾病治療效果和預后的評估,以及疾病易感個體篩查。

FISH

作者:

來源: 唐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