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對于人類發展至關重要。人類文明發展階段都是用材料命名的,比如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等。”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圍繞材料科學的未來進行了分享。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

我們的團隊重慶諾獎二維材料研究院在重慶落地發展了5年,未來關注的重點領域是如何實現石墨烯的量產

他認為,目前,全世界把太多的關注放在主流材料上,比如建筑領域依靠鋼材,電子領域依靠硅材料,航空航天依靠鋁合金、鈦合金等。但是,我們不應該成為材料的“奴隸”,被材料本身的性能限制和束縛,而是應該努力研究開發滿足我們需求的新材料,“推動材料科學的發展,要實現材料功能的可編程。”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是石墨烯的發現者之一。石墨烯材料雖然結構簡單,但具有優異的導電性、柔韌性、延展性等特性。過去幾年,他的團隊一直在開展相關研究,增強石墨烯材料的特性和應用,同時努力實現石墨烯的量產。

“我們已經在重慶落地發展了5年,我們在重慶的研究院——重慶諾獎二維材料研究院,是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他表示,如何實現石墨烯的量產,是該研究院關注的重點領域。

實際上,除了石墨烯以外,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的團隊也把視野拓展到其他二維材料,通過對不同材料特性的排列組合和研究開發,為創新性地開展未來材料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那么,未來材料科學將如何發展?

在他看來,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材料科學的發展,讓未來的材料具有智能性,也就是所謂的“智慧材料”,它可以有記憶,通過學習擁有特定功能。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可自愈的材料,大家的車被劃了一道劃痕,它可以像人劃破一道口子一樣,自己慢慢實現“愈合”。又或者,通過新材料制成智能藥物,通過消化道智能輸送到病灶所在之處,更及時、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治療。

“雖然有些還是研究設想,或者還處于基礎研究階段,從實驗室走到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是可以實現的。”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表示,在重慶,他的團隊將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深入合作,“這些智慧材料、可編程的材料、可定義功能的材料,就是未來材料科學的發展方向,能讓未來的世界更加綠色、智慧、可持續發展。”

來源: 重慶日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