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 頻段,是指 Q 頻段和 V 頻段兩個電磁波區段。Q 頻段頻率范圍在 40 ~ 50GHz,V 頻段頻率范圍在 50 ~ 75GHz。這是民用衛星通信目前使用的最高頻段。與衛星通信此前常用的 C 頻段、Ku 頻段和 Ka 頻段相比,Q/V 頻段的頻率范圍更大。主要衛星通信頻段分配見表1。
表1 主要衛星通信頻段分配
可以發現,Q/V 頻段的頻率寬度要遠遠大于其他頻段,可為寬帶互聯網應用提供良好的資源基礎。另外,Q/V 頻段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上很少使用,也降低了高軌道衛星和低軌道衛星發生干擾的可能性。但正是因為此前很少使用 Q/V 頻段,帶來了應用技術不成熟、關鍵器件需要從底層開始研發等問題。而且 Q/V 頻段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雨衰比 Ka 頻段更加嚴重。根據波長與頻率之間的關系,可以推算,Q 頻段的電磁波波長是 6 ~ 10mm,V 頻段的電磁波波長是 4 ~ 6ms。
可想而知,降雨對 Q/V 頻段的影響要比其他頻段更嚴重一些。特別是在降雨比較多的南方,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Ka 頻段會發生通信中斷的問題,同樣條件下,Q/V 頻段發生信號中斷的風險更大。
衛星要獲得強大的功率,離不開一個重要設備—功率放大器。衛星一般采用行波管功率放大器,該放大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抗宇宙射線等優點。行波管的原理,是通過電子注和微波場的相互作用,把輸入信號的功率大幅度放大。目前各種通信衛星都采用行波管功率放大器。
Q/V 頻段行波管的研制起步時間很晚,因此產品種類比較少。在國外,美國 L3 公司和法國泰雷茲集團經過 10 多年的研究,各自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美國 L3 公司產品的最大輸出功率甚至達到了 240W,泰雷茲集團產品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 160W。歐洲研制的衛星 Q/V 頻段通信試驗載荷(內含泰雷茲集團生產的行波管放大器)如圖1 所示。中國研制 Q/V 頻段行波管的起步時間更晚,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在 2019 年成功研制了 20W 的 Q/V 頻 段 行 波 管,目前正在研制功率更大的 Q/V頻段行波管。
歐洲研制的衛星Q/V頻段通信試驗載荷
(內含泰雷茲集團生產的行波管放大器)
Q/V 頻段行波管在設計和制造上都有很大難度。在設計方面,行波管內部的工作電壓很高,甚至能達到 10 000V,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困難。在制造方面,Q/V 頻段行波管的一些關鍵零件尺寸小、制造難度大、容易變形,需要開發全新的制造工藝。
迄今為止,已經有波音公司等多家企業提出了 Q/V 頻段的星座計劃。中國的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 2019 年年底研制出一顆通信能力可達到 10Gbit/s 的 5G 低軌寬帶衛星,這是全球首顆 Q/V 頻段的低軌寬帶衛星。
星座完全部署之后,用戶能享有更充足的衛星通信帶寬,甚至能夠達到 5G 標準也不是不可能的。
----摘自《衛星互聯網 助力新基建的硬科技 》
來源: 《衛星互聯網 助力新基建的硬科技 》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