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山桐子已經有了幾千年的記載,詩經中記載:”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描繪了山桐子顏色朱紅,如同珊瑚珠子成串下墜。近幾年,山桐子名聲大噪,紅極一時,到現在依然有扶搖直上的趨勢,那為何小小的紅色果實有如此大的魔力,能夠受到如此追捧?
時勢造英雄,我國食用植物油長期依賴進口,2021 年中國食用油消費數據顯示,中國食用油自給率僅為 31%。面對我國耕地資源紫缺的現狀,發展不占用耕地的木本油料作物迫在眉睫。山桐子易栽種、易存活、且產量大,果子含油率高。這些優勢,讓山桐子成為了最為理想的木本油料植物,到2035 年,貴州 500萬面山桐子全部達產后,年產食用油將達100 萬噸以上,按照當前我國年人均食用油消費量約 60廳計算,大約可滿足 3330 余萬人每年的食用油需求。
不僅如此,山桐子的經濟價值也不容小覷,據測算,山桐子盛產期年平均畝產鮮果 4000 斤以上,按1.5元,斤計算,每畝產值可達6000 元以上。每面可加工食用油 400斤,按山桐子油市場價30元/斤計算,每南山桐子加工食用油產出效益達1.2萬。另外,每畝山桐子產餅粗1200斤,按現價1000元 / 噸,每宙餅粕產值 600 元。且山桐子樹干挺直、木材質量好,40年產果衰退后按每畝產材8立方米計算,按現價 1000 元/立方米計算,每畝木材收益價值 8000 元。同時,可以氣茶園間作、在林下套種,可以顯著提升我省林地畝產值,帶動農民特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 《發展山桐子,護好油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