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即將過去的忙碌的 9 月,我受邀到銀川的吳忠市去參加了他們隆重的科普日活動。盡管這里相對有些偏遠,但我同樣被當地的學生娃們圍得結結實實,感受到他們對科學的好奇與喜愛?;氐缴虾:蟛痪?,我刷到了一條同樣關于科普日的短視頻,看完我忍不住有點淚目,因為我感受到了某種共鳴 ↓
科普人最希望做到的就是,可以讓大眾,尤其是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產生好奇心。可是一旦這個種子種下之后,一千個孩子的心里就可以產生十萬個完全不同的“為什么”,然而沒有人能全部解答這些孩子心中的問題。
在大城市還好一些,爸爸媽媽回答不了,還可以帶著孩子用各種方式尋找答案,可是在很多相對偏遠落后的地區,大人們會更加心有余而力不足,硬件條件也不具備。這些孩子們的好奇心往往就埋沒在了平淡的生活中。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的何市鎮,是一個人口不到 3 萬人的小村鎮,像這樣的小鎮,全國有 2 萬多個。
誰能想得到,就是在這樣一個群山環繞,遠離大城市的小村鎮上,竟然出現了一座先進程度一點都不輸給一線大城市科技館的“ AI 未來科技館”。如果不是有圖有真相,真的很難令人相信。我們來看圖:
AI 未來科技館
我非常清楚,住在中國遠離城市的偏遠小鎮上的孩子們,極度缺乏科普資源。
別說是科技館了,就連科普大篷車,一年中也是難得能見一回。
但在這個小鎮上竟出現了一座先進的科技館,而且還是以目前最炙手可熱的 AI 為主題,這到底是誰的手筆?我一檢索就找到了答案,原來這是聯想集團為鄉村小學建設的公益項目——未來科技館,而且是全國首個AI 鄉村小學科技館。
就在科普周期間,科技館正式對外開放了。在視頻中,我看到孩子們對著電腦用語音描述了一個又一個想象中的畫面,很快,在他們面前的大屏幕上,呈現出了符合他們剛才描述的一張張炫酷的畫面。我想,這種體驗,對孩子們來說,一定比魔法還要神奇。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實現我剛才描述的那個過程,首先需要 AI 將語音識別成文字,然后再用 AI 語言大模型將文字生成圖片,這些妥妥的都是當下最先進的 AI 技術。
但我猜肯定有很多人會想:這就是作秀吧?對孩子能有多大幫助呢?
作為一個職業科普人,我能理解這種懷疑。如果這座科技館只是擺放科技展品的傳統科技館,我也會有些擔心。但 AI 科技館這個安排,不同以往。
大家可以想一下,是什么時候開始,你不再追著家長和老師問為什么了?是不是當你問出心中問題,你的老師和家長回答不上來,甚至經常說你的問題“很傻”的時候。
可是,孩子們的問題哪有什么傻問題?。∷麄儐柍龅拿恳粋€問題,都是他們伸向世界的觸角,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向前探索自己未來的可能性。
但即便是最厲害的老師,面對孩子們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也不可能全部回答上來。
沒人可以,但是 AI 可以啊?,F在的大語言模型,其實是已經把人類所有的知識都給裝了進去。它能回答的何止十萬個為什么,十億個為什么都可以。
面對 AI,只要一個人知道如何去精準描述自己心中的問題,如何去挖掘隱藏在深處的問題,他就不會停止學習和進步,他的好奇心將不斷地獲得滿足,持續地得到激發。
接著我又忍不住開始思考一個更深入的問題:**這些鄉鎮的孩子很多連科技館的常規基礎展品都沒有見識過,直接讓他們體驗最前沿的 AI 科技,會不會跨度太大?**對于很多鄉村的孩子來說,與 AI 發展密切相關的算法、算力、大語言模型這些名詞就像是天書那般陌生。那么,與其建設代表最前沿信息技術的 AI 科技館,是不是用同樣的資金,配置幾十輛科普大篷車,從最基礎的科學知識開始展示,會更符合認知發展的規律呢?
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后,我的觀點是:鄉鎮小學的 AI 科技館有它獨特的意義所在。
實際上我們都清楚,小學階段學習的科學知識,等到了中學和大學,其實全都需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上重新再學一遍。我們常說,眼界決定思路,格局決定未來。讓孩子們直接體驗最前沿的 AI 科技,就好像把他們帶到了人類智力成果的最高峰,讓他們對人類最先進的科技產生深刻的感性認知。站在這個起點上,他們的視野將更容易從肉眼所及的范圍深入到顯示屏背后的數字世界,信息世界。
AI 不是一個傳統的只能單向展示的科技展品,它是一個可以與人不停互動的存在,在孩子眼里,它就是一位無所不知的超級老師。通過這種互動,孩子們不但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還能自然而然地深度體驗到什么是人機交互。AI 幫他們打開的,不僅是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也將激發出他們對計算機科學、數學,乃至更多科學領域的興趣和潛能。
讓一個孩子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甚至比讓他記住幾百條科學知識更有價值。
鄉村孩子與城市孩子在智力上并沒有區別,他們缺少的是幫他們打開眼界和思維邊界的好資源。假如我們要為鄉村孩子的教育做些什么,幫助他們更快的彌補在教育資源上的短板,那么給他們建一座 AI 科技館,讓他們盡可能早的去學習如何與 AI 交流,就是最佳的鄉村科普活動之一。
我不知道聯想發起“好奇心計劃”這個公益項目,想到要在鄉村建設 AI 科技體驗館,是否正出于這樣的動機。但我可以肯定地說:
何市鎮乃至整個修水縣的孩子們,在擁有了這座 AI 未來科技館后,他們會比很多城市的孩子更懂 AI 是什么。
科普是一份帶有公益性質的事業,但科普公益并非只有科普講座而已。今天,我為這所鄉村小學的 AI 未來科技館點贊。
來源: 科學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