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ASA 公布了一張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土衛二照片,清晰地展現了其南極冰殼的巨大裂縫,但更讓人驚喜的是,這張照片還包含了很多其他有價值的航天信息。
第一眼看到這幅圖,我們難免會被圖中右側密布的凹坑所吸引,那么它們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毫無疑問,始作俑者是太空中那些流浪天體,或者,可以叫它們隕石。它們在太空中不受束縛地游蕩著,然后不一定什么時候,就會偷偷地給你一拳,就像 6500 萬年前,滅絕了恐龍的那顆小行星一樣,給當地的生物帶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但從行星本身的角度來看,這些撞擊帶來的無非一瞬間的微顫。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體積只有地球2‰的土衛二上尚且有著如此密布的撞擊坑,地球面臨的撞擊風險也就可想而知。所以說,在危險的太空中,人類的文明真的僅僅是一個偶然。
那么問題來了,同樣是固態天體,為什么體積這么小的土衛二上的隕石坑看起來會比地球和火星上更加細密、清晰呢?這里就要感謝我們的大氣層了。一方面,它可以化解飛來的大多數小尺寸隕石,一是通過大氣阻力使其在接觸地表之前充分減速、弱化撞擊速度:二是在穿越大氣層的過程中,在阻力和高溫的作用下燒蝕分解,降低了隕石的重量,進一步弱化了撞擊的動能,從而使得很多來自太空的“鐵拳”變成了溫柔的“輕撫”。另一方面,即使一些尺寸較大的隕石成功給地球和火星留下了傷疤,但隨著時同的推移,風沙會逐漸將傷疤撫平。而與之對應的,木衛二上如此眾多小型的、輪廓清晰的隕石坑,則在告訴我們,在這個冰凍星球上,大氣其實十分稀薄,既無法阻止鐵拳,更無法撫平傷疤。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么左半邊臉如此光滑,仿佛完全沒有挨過揍?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由于土衛二被土星潮汐鎖定,也就是說它像月亮一樣,朝向土星的那一面是永遠不變的,所以朝向土星的那一面會受到更多保護。但其實這并不是圖中左半部分看不到傷疤的原因,一個有力的證據便是,同樣潮汐鎖定的月球就不是這樣,而是滿臉傷疤。那這又是為什么呢?合理的解釋目前只有一個,那就是土衛二上存在著年代較近的地質運動,把曾經的隕石坑轉化為了平原。近些年對土衛二的探測中,發現的其特有的“冰火山爆發〞和“間歇泉”等現象,也都有力地支撐了這個猜想。
毫無疑問,這張照片里包合的信息要比上面提到的更加豐富,這張照片如此,千萬張其他的來自宇宙的照片亦是如此。所以毫不夸張地說,每一張來自宇宙的照片,都可以稱之為卡西尼號們的軍功章。
注:封面圖土衛二照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來源: 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