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水是怎么循環的呢?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中,通過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
水循環按照發生的空間可以劃分為海上水循環、海陸間循環和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是發生于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以降水的形式落到海洋上,比如未登陸的臺風,此類循環的水量大,對全球的熱量輸送都有重要作用。海陸間循環發生于海洋與陸地之間,例如長江、黃河以地表徑流的形式匯入海洋。夏季風參與了水循環的水汽輸送環節,這種循環讓陸地的水得到有效的補充。陸上內循環發生在陸地與陸地之間,例如降落在陸地上的雨雪冰雹等等,這類循環,循環的水量比較少,尤其是干旱的內陸地區,雖然補給給陸地的水量較少,但對于干旱地區來說非常重要,正是因為水循環的存在,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并且影響所經地區的天氣乃至氣候的變化。
既然全球的水都是參與水循環的,那么海洋的水遭受污染以后,其他地區的水會受到影響嗎?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會不會通過水循環,進入我們人體呢?
來源: 銅陵開維編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