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科普委員會秘書長周堅鑫教授作客首都科學講堂,舉辦了一場“海洋國土與深海礦產資源開發”科普講座。
周堅鑫教授首先用生動的語言配合豐富多彩的視圖資料帶領聽眾們一起領略了絢麗無比海洋風光和神奇多樣的海洋生物,把聽眾的思緒帶到了遼闊的海洋上。海洋不僅是旅游目的地,它還蘊含著大量的能源與礦產資源。周教授接著介紹了海底蘊含的一種高效清潔,儲量巨大的白色寶藏——可燃冰,學名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后僅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種清潔能源,并且儲量巨大,被公認為是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海底還大量存在一種黑色寶藏——富鈷結殼,富鈷結殼含有鈷、錳和鎳等金屬。鈷是人類生活和工業生產中非常寶貴的金屬,有“工業牙齒”之稱,是航空航天裝備材料不可或缺的元素,并廣泛用于電池的生產。
周堅鑫教授介紹了海洋資源勘查方法,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利用地球磁場、重力場、人工地震等方法尋找資源能源的方法原理。周教授在講座最后暢想了一種在海底開采冶煉富鈷結殼的方法。講座中周教授與同學們積極互動,詳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講座結束后,周教授叮囑同學們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未來去攻克這些科學技術難題,為祖國的科學技術進步多做貢獻。
來源: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