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體檢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化驗單上顯示總膽固醇數值超標,這是怎么回事?對身體有什么危害?怎么預防膽固醇偏高?今天我們給大家科普一下。
一:膽固醇是怎么產生的?
膽固醇是機體細胞膜和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在細胞內物質轉運、細胞信號、神經信號傳導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分之三的膽固醇是肝臟和其他組織生成的,四分之一則是依靠食物攝取形成的。
膽固醇也分好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在血管中游走、沉淀、粘附,引起炎性反應,會增加動脈硬化,心腦血管堵塞的風險,所以就被視為“壞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被稱為“血管的清道夫”,搬運沉積在血管中的膽固醇,通過肝臟作用排出體外,是“好膽固醇”。
二:膽固醇高了會怎么樣?
健康人群可以通過自身調節,來穩定體內膽固醇水平,通過食物吃進來的膽固醇,通常只有30%左右的吸收率。
如果人體攝入太多膽固醇,血液流通的過程中,就容易在血管壁沉積,長期如此,就會形成脂質斑塊,造成了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沒有及時干預,改善飲食習慣,就會使得斑塊繼續變大,引起冠心病,甚至是缺血性腦卒中。
三:膽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
影響心血管疾病的“血脂檢查”有四項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其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宜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宜高。
圖源:上海發布
另外,總膽固醇水平也不是越低越好。
研究發現,人體總膽固醇水平太低,可能影響大腦健康,因為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大量膽固醇;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發生焦慮和抑郁的風險都更高;血膽固醇水平過低不利于長壽。
所以,膽固醇在人體內需要有合適的水平,不能全盤否認。
四:如何讓膽固醇維持平衡?
"壞"膽固醇(LDL-C)過高時:
1. 控制含膽固醇多的食物攝入
如:肥肉、內臟、魚籽、蟹黃等及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椰子油、棕櫚油,烹調時可多選用橄欖油或茶油;動物性食物的選擇順序:魚蝦等海產品優先,雞鴨等禽類次之,豬牛羊等畜肉最后選;全脂牛奶改為低脂或脫脂牛奶;少吃植脂末,如速溶咖啡、飲料等。
2. 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增加一些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比較多的食物,如:燕麥、糙米、豆類等;少吃精細的碳水化合物,如精米面等;增加蔬菜的攝入,能幫助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3. 保護肝臟
膽固醇主要是在肝臟中轉化為膽汁酸,因此,想要維持正常的膽固醇代謝,肝功能正常很重要。
日常的傷肝行為,如:熬夜、抽煙、酗酒、亂吃藥等都盡量避免。
"好”膽固醇(HDL-C)過低時:
1. 適當增加總膽固醇的攝入
2. 增加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食物,如:三文魚、鱈魚、金槍魚、帶魚等深海魚;海帶、紫菜、海藻等水產植物。
3. 烹調用油選擇:適當增加紫蘇籽油或亞麻籽油比例。
4. 適度飲酒:男20-30克,女性10-20克。
5. 禁食反式脂肪酸含量豐富的食物,如人造黃油、起酥油、奶油,反復油炸的植物油等。五:膽固醇高能吃雞蛋?
對于健康成年人,推薦每天吃1個全蛋,患有高血脂、高膽固醇的人也可以吃蛋黃,每天半個或者一周不超過4個蛋黃即可,并遵循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建議的健康平衡飲食模式,這樣既充分利用雞蛋的營養又不用擔心增加膽固醇超標的問題。
來源: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