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來臨時,城市部分地區在短時間內容易造成內澇。城市內澇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如果掉以輕心,容易危及生命財產安全。
那么,我們該如何科學避險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避險自救

1. 立交橋下易積水

漲水時,棄車逃跑,被困在車中時,找可用工具等敲碎車窗。

2. 下水井蓋要擔心

下大暴雨時,排水管可能從明流變成有壓流,容易把井蓋頂開,此時水面上會形成漩渦,行人應注意路面情況。

3. 水中可能帶電

暴雨期間電線桿可能會有漏電情況,使得周圍水體帶電,但水體電場是一個向外衰減的電場,越遠離危險越小,如腳下感到發麻,應立即止步后退,若看到有人觸電倒入水中,不要無絕緣防護就進入水中救人,可以找帶溝的長桿將人拉出帶電區域

4. 遇滑坡泥石流迅速轉移

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發現泥石流,滑坡襲來時,馬上向溝岸兩側高處跑,避災場地應選擇在斜坡緩而地面土石完整穩定,無流水沖刷的地段。

5.低洼平房進水后先拉電閘,需防墻體倒塌

若洪水進屋,首先應拔掉電閘,逃跑時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要向兩側快速躲避,或向較高地轉移,若無逃跑則可爬上房梁,房屋等高處避險。

6.地下公共場所積水應迅速斷電,有序疏散

當水漫地下商場時,因迅速斷電,打開應急燈,并且地下商場修建時應建有很多臨時出口,當災害發生時有利于群眾疏散。

7. 內澇過后注意防病

洪水過后,避免飲用未煮沸的生水食物要生熟分開,剩食用前要加熱,盡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在接觸洪水時應穿上雨靴防護。

來源: 天津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