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已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將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為我國新能源產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全球新能源發展進入加速期,未來新能源將是國際能源市場的主角,成為重構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驅動力。

新疆新能源產業從“十四五”初的快速布局階段轉入加快建設階段,新能源規范、穩步壯大。綠色能源是環保低碳經濟的首選能源,而開發綠證無疑是加快推進綠色能源發展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幫助企業實現清潔化生產,同時實現節能減排,減少企業對高排放能源的依賴,為低碳經濟的推進貢獻力量。

建成新能源體系,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長遠目標。新能源產業是新疆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近年來,新疆著力推動風電和光伏基地規模化開發建設,集中建成了哈密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并在哈密、昌吉州、吐魯番、阿勒泰、塔城、和田等地區建成了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集聚區,初步實現了新能源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利用。

綠證交易使新能源發電企業減少對國家政策補貼的依賴,推動新能源市場化,進一步提高了新能源企業投資建設的積極性。新能源產業發展初期,其開發和電力系統消納機制不盡匹配,棄風棄光現象突出。

因此,綠證交易應勢而生,綠證可以激勵企業投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和應用。

新疆豐富的風、光等資源、能源優勢,為綠證交易提供堅實基礎。近日,根據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發布最新交易結果,新疆綠電交易電量1.7億千瓦時,占總交易電量的43%,成為杭州亞運會、殘運會綠電供應最大的省份。綠證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不僅提高全社會使用綠電的比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綠證交易產生的收益還將反哺新疆新能源產業發展。

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新疆風能資源儲量、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均居全國前列,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生產基地。依托我國對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支撐,新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比重連年攀升,有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新能源總發電量比重已趨近30%,我國面臨著新能源持續高速發展和電力市場建設的雙重機遇。綠證交易的開展旨在通過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充分激發供需兩側潛力,推動綠色能源發展。

新疆清潔能源資源豐富,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推進建設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通過推動電能替代,發展清潔能源,引導各行業電力用戶踐行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守護新疆的綠水青山。

新疆風光無限好,從蒼茫草原到大漠戈壁,從偏遠村莊到繁華城市,條條銀線穿越天山南北,蓬勃的電力奔涌出疆,為人民生活、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來源: 碳匯環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