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疾病≠心身疾病
不要混淆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不是一類病。
同樣是高血壓,癥狀相同,都表現為血壓高、頭暈、性情急躁、失眠等軀體疾病和心理疾病共存,有的診斷為身心疾病,由軀體疾病導致心理疾病,有的卻診斷為心身疾病,由心理疾病導致軀體疾病,治療方案也不同,有什么不一樣嗎?治病不治因,百病體內侵;治病先治因,病去又見輕。
比如,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描述情感的能力、認識和區別情緒與軀體感受的能力、幻想和想象力、通過思維表達內在的態度、感受、愿望和欲念的能力。當人們不能適當地表達情緒、缺少幻想時,就存在述情障礙。
述情障礙愈嚴重,愈缺乏幻想和想象力,很少做夢,對夢的回憶愈差,且少象征性意義;思維愈過于具體而僵化,缺乏創造性,創新意識差,不利于健康;愈易把精神痛苦表達為軀體不適,導致自己在精神科以外反復就診和檢查,難有結果,甚至引起醫源性疾病;愈不能正確表達軀體癥狀,導致軀體疾病的誤診;愈易患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腸激惹綜合征、神經性厭食等消化系統心身疾病;愈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愈易患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心身疾病;愈易患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瘙癢癥、濕疹、斑禿、銀屑病、多汗癥等皮膚的心身疾病;愈易患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肥胖癥等內分泌代謝性心身疾病;愈易患偏頭痛、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神經系統心身疾病;愈易患陽痿、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背部肌肉疼痛等泌尿及骨骼心身疾病;愈易患月經紊亂、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更年期綜合征、性冷淡、不孕癥等婦科心身疾病;愈易患肺結核等軀體疾病;愈易患神經癥、物質依賴、軀體化障礙、精神性疼痛、精神創傷后應激障礙、隱匿性抑郁、性變態、神經性嘔吐、人格障礙等精神障礙;愈不宜使用精神分析、精神動力性心理治療、領悟治療等分析性心理治療。
述情障礙正確的治療措施:首先讓自己了解述情障礙的性質,懂得自己的情緒體驗,區別軀體癥狀和情緒反應;然后用行為治療、松弛治療、自我訓練和暗示療法;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抑郁和抗焦慮藥物輔助治療。
述情障礙并非一種獨立的精神疾病,而是一種人格特征;也可為某些軀體或精神疾病較易產生的心理特點;或者為其繼發癥狀;并與某些疾病的預后和治療有關。因此,了解它有助于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健康,并有助于疾病的診治,有一定的實用意義。
自己有相對穩定的、作為一種人格特質且具有個體差異的焦慮傾向,是一種經常性的情緒體驗。自己的人格特質性焦慮傾向程度愈重,也就是說,自己長期處于負性即指消極性質的情緒體驗狀態,愈容易使自己患心身疾病。需要進行心理調適和行為矯正。
自己的負性情緒經常性的情緒體驗愈少,經常性的特質焦慮程度愈輕,愈對自己的心身健康有利,愈能減少健康過程中的不利因素,以達到延年益壽之目的。
自然情況下,狀態焦慮略低于特質焦慮;應激情況下,狀態焦慮高,放松時低,而特質焦慮分數不受影響。
特質焦慮主要用于評定人們經常的情緒體驗。可廣泛應用于評定內科、外科、心身疾病患者的焦慮情緒;也可用來篩查高校學生、軍人和其他人群的有關焦慮問題;以及評價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的效果。
不要以為沒有焦慮就不存在問題,沒有焦慮,但仍有可能存在猶豫與回避行為。主觀焦慮與其行為表現之間并無必然聯系。
要區分狀態焦慮與特質焦慮。
特質焦慮在一般人群范圍內只反映出自己處于經常性焦慮情緒狀態的正常反應,并不說明自己沒有焦慮情緒。
對于任何重大變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都要保持穩定心理狀態和達觀處世態度,順應事物自身規律去解決問題。對外界各種事物的刺激,順其然而適應,既來之,則安之;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要順之而去。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動上,脫離導致不良情緒環境。做到自我心理調適,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創造良好心境。對于心理障礙等心身疾病的患者,有非常好的保健療效。
提高認知法。及時緩解并處理好心理壓力,減少心理緊張導致心身疾病。在認識、思考和評價客觀事物時,要注意從多方面看問題。如果從某一角度來看,可能會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產生心理壓力,這時只要能夠轉換一個視角,常會看到另一番景象,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心理壓力也就迎刃而解了。
生活事件對心身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許多研究結果表明生活事件與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或轉歸有密切關系。但是同樣的生活事件、同樣的精神刺激量、同樣的影響程度對不同人產生的精神負荷不一樣,對不同人心身健康的影響也不一樣,不管人們對某一事件的看法與客觀實際是否一致,也不管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他們對事件的認識、判斷和評價,惟有個體實際感受到的精神緊張才對健康構成真正的威脅。
音樂治療易于疏泄自己意識不到的心理內容,可以解除因各種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
類似相同字、順序不同、意思相異情況有很多,比如:
血壓高≠高血壓
后者是疾病名稱,前者是表現的癥狀。血壓高不一定是高血壓疾病,有可能一時情緒激動,導致血壓驟升;而高血壓也不一定一定血壓高,因可能是藥物暫時控制至血壓正常。
早期腫瘤≠腫瘤早期
同樣是腫瘤,有的診斷為早期腫瘤,有的診斷為腫瘤早期,有什么不一樣嗎?
早期腫瘤指還未形成大量惡化的細胞,腫瘤早期指還未轉移。
來源: 楊師的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