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朋特樂隊曾在《Rainy Days And Mondays》中唱到:“雨天和星期一總是讓我心情低落”。不知道屏幕前的讀者們有沒有類似的體會呢?當雨水從天空落下時,你也會隨之變得些許低迷。我們常將綿雨天中感受到的失落、悲傷、疲倦和無聊歸結于巧合,甚至從未想過這種淡淡的憂愁究竟從何而來。“綿雨天的憂傷”是否真實存在?而它對我們又有著哪些影響,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索一下這背后的故事。

綿雨天的憂傷真的存在嗎?

答案是肯定的。它真切的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如果你曾在連續幾天的綿雨中感到一絲沮喪或憂傷。這并不只是幻想,你也并不孤單,因為雨天確實會讓不少人體會到一定程度的心情低落感。

作為自然界中的生物,我們經常會受到周遭環境因素的影響,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天氣。一些壞天氣,例如連續的綿雨天確實會對人類的情緒起到負面的作用。研究表明,生活中大約9%的人屬于“厭雨者”的類型。這一群體在降水量較多的日子里會更容易有著憤怒、不悅、低迷與失落等情緒體驗。此外研究人員在對網絡上信息的監測中發現,下雨時人們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負面的內容與評論的數量也會有著顯著地提高。

情緒究竟為何受雨天所影響?

陽光與幸福間的關系

這個答案看起來非常顯而易見,甚至你可能會覺得有些滑稽。雨天之所以讓我們感到情緒低落,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陽光被烏云遮住了。

在生活中,陽光通常與快樂的情緒、積極的行為和正向的思想聯系在一起。當陽光燦爛時,我們往往會感到更加樂觀且活力四射。這是因為陽光的照射會觸發大腦中血清素的釋放,它是一種與幸福感相關聯的神經遞質。研究表明,人們在陽光明媚的晴天時會產生比平日更多的血清素。在正常的日子里,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些許陽光的普照,這讓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總是保持在一個平衡甚至略高的水平上。而突如其來的綿雨天,就會導致這個平衡被打破,當缺失了陽光帶來的血清素產量的加持時,其在體內的含量水平就會下降,我們便產生了“今天我好像沒有平時那么開心”的感受。

抑郁與天氣間的關系:

一項由伊朗進行的研究表明,抑郁癥在該國寒冷或多雨天氣的地區會更為普遍。 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心理健康問題,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天氣與季節的變化。而季節性情感障礙(SAD)就是一種具有明顯季節性屬性的,以抑郁為特征的心境障礙。大多數有著SAD的人群會在秋天和冬天階段更容易出現抑郁相關的癥狀。人們通常會感受到例如:悲傷、低落、精力不足、難以集中注意力、不想見人、焦慮、憤怒和不安。這些情緒反應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和我們在綿雨天里的體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你并不用為此感到緊張,研究人員并沒有找到足夠的依據去證明,普通的下雨天與季節性情感障礙間有著直接的關系。雖然你確實可能會體驗到些許類似的負面情緒,但并非代表你就有著相應的心理問題。

切斷你“快樂”的后路:

想要去游樂園玩、想要和朋友約著聊天或是需要完成外勤的工作任務,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會破壞掉你所有預先制定好的計劃。而當這些可以幫助你提升情緒,感到快樂的活動被干擾叫停時,悲傷或失望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而且,即使你壓根就沒有任何外出的打算,但當“反正沒事,出去轉轉曬曬太陽”這種潛意識中存在的后路被無情地切斷后,人們也會因此感到些許的不適或一定程度上的失落與煩躁。

其余因素:

當然,雨天讓我們的情緒發生變化的原因還有很多。例如,溫度、濕度和氣壓的變化也有可能引發易感人群,像是有著偏頭痛或關節炎等慢性疾病人群軀體上的不適,這些實際的疼痛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感受。

結語(下雨只會帶來壞心情嗎?)——

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雨天確實只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但請先不要急著蓋棺定論,生活中其實也有不少人屬于“喜雨者”這一類型的。

重歸寧靜與激發創作力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在雨中慢步過,那自然界中最能讓人感到寧靜的雨點聲與空氣中濕潤泥土的氣息對很多繁忙的都市人來說有著顯著地治愈屬性。而對于那些下雨天只喜歡呆在室內的人來說,當失去了外出的理由與干擾后,反而可以加強對手頭上工作的專注力,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與創作能力。

下雨居然能降低犯罪率:

專門針對暴力犯罪案件進行研究的心理學家克里·尼克松博士發現,降雨與犯罪率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聯系。降雨時間越長或降雨量越大,犯罪發生的概率就越低。這也難怪,除非是走投無路,否則就算是罪犯也不樂意在瓢潑大雨中外出。

來源: 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