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青年學生的學習和科研熱情,引導青年學生熱愛電工學科、未來投身電氣行業,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于2023年6月5日在江蘇河海大學江寧校區和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組織開展了“電氣青年說”校園科普報告會活動。活動邀請了4位來自電氣工程等相關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普及電氣學科及其相關領域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分享科研故事,弘揚科學精神。學會為各位青年學者頒發了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普傳播專家”證書。
頒發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普傳播專家”證書
(左圖為河海大學,右圖為南京理工大學)
在河海大學的校園科普報告會上,南京工業大學梅丹華副教授以“淺談氣體放電等離子體溫室氣體資源化利用技術”為題,針對傳統熱化學反應需要極高溫度才能達到理想的二氧化碳轉化率,并且能耗大,劇烈的反應條件導致催化劑失活的問題,從“單純等離子體溫室氣體轉化利用”、“等離子體協同催化溫室氣體轉化”等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了等離子體溫室氣體涉及反應的原理、過程與主要的資源化利用技術,并介紹了南京工業大學高電壓放電等離子體及其應用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
南京工業大學祝曦講師就“淺談絕緣材料的測試與診斷”展開分享,介紹了絕緣材料的缺陷類型與預防性實驗分類;從“電解質物理理論基礎”、“溫松弛電流測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固體絕緣中高場電荷輸運現象與絕緣材料內部產生的陷阱能級,并簡述了一些絕緣材料測試與診斷的方法和過程。報告最后,祝曦老師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高電壓絕緣材料相關領域的課題研究。
在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科普報告會上,南京理工大學聞楓副研究員做了題為“無線電能傳輸應用場景與相關技術”的科普報告,分享了無線電能傳輸的發展歷程、應用前景和關鍵技術;講述了不同技術路線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的特點和適用場景,指出相關技術未來在電力系統、交通運輸、智能家居、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同時,聞研究員也和參會的老師和同學們交流了無線充電產品的應用體驗,以及目前產業化發展現狀和面臨的一些問題。
南京理工大學周濤講師以“新型電力系統轉動慣量評估方法及監測技術”為題,圍繞新型電力系統轉動慣量評估現狀、變流器設備慣量支撐能力分析、負荷側頻率支撐能力及等效慣量評估、新型電力系統慣量需求及監測展開分享;介紹了新型電力系統下轉動慣量的含義,闡述了慣量資源的新型元素與特征及其帶來的變化與挑戰,梳理了新形勢下慣量評估方法的框架與分類。報告最后,周老師對不同類型設備的慣量能力及新型電力系統的慣量需求等方面做了探索性分析,鼓勵同學們積極參與電氣領域的相關課題研究。
“電氣青年說”校園科普報告會采取線下報告形式,向在校師生免費開放。報告會部分視頻可在活動后通過嗶哩嗶哩網站內搜索“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選擇觀看。
來源: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