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和環比是兩個很常用的術語,它們經常出現在日常的工作中。同比和環比所反映的雖然都是變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一樣,其反映的內涵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就簡要談談同比和環比的不同之處,以便大家對它們有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同比是以上年同期為基期相比較,即本期某一時間段與上年某一時間段相比,可以理解為今年第n月與去年第n月的比較。如,2022年12月份與2021年12月份相比較,2022年上半年與2021年上半年相比較就是同比。同比增長率是指本期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較的增長率,其計算公式為:同比增長率=(本期數-同期數)/同期數x100%。

環比是與上一個相鄰統計周期相比較,表明統計指標逐期的發展變化,可以理解為第n月與第n-1月的比較。如,2022年12月份與2022年11月份相比較,2022年1月份與2021年12月份相比較就是環比。環比增長率是指本期和上期相比較的增長率,其計算公式為:環比增長率=(本期數-上期數)/上期數x100%。

環比增長率能夠分為年環比和月環比,還有周環比以及日環比。環比增長率通常會出現在國家部門或是上市企業發布有關數據的時候,能夠看出相鄰的兩個時間段內的經營狀況,為下一步的發展制定發展規劃以及目標。

可見,若是針對季度的分析,可以上同比的數據;若是針對自然日、自然周等,就不要使用同比數據了,而要使用環比的數據了。為了便于用戶使用,在發布當期環比數據的同時,通過國家部門或是上市企業發布模型自動修正的當年前期環比數據。

同比增長率以及環比增長率在許多方面都能用到,例如餐廳計算營業額,或是上市公司整理財報,國內經濟增長速度計算等諸多方面。通過運用計算數據能夠讓用戶既能夠對變化有所了解,也能夠對未來發展的規律做出預判。

投資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時候,用戶一般會關注上市公司的財報,在關注財報的時候應該分析一下上市公司的同比以及環比股票走勢,按照上市公司其他的發展指標進行綜合判斷,再決定是否入手這只股票,一般是在股價下跌的時候介入。

同比是把不連續的兩期數據進行對比;環比是把兩期連續的數據進行對比。一般來說,環比可以與環比相比較,而不能拿同比與環比相比較;但對于同一個領域,當既要考慮歷史發展趨勢,又要考慮短期變化時,則應把同比與環比放在一起進行對照分析。

同比和環比都是統計學概念,而統計學是一門應用很廣的學科;其作用正如我國學者周儀榮先生1999年在北京舉辦的學術講座《數據統計與語言研究》中所言:“統計學主要通過利用大量數據進行量化分析,總結出一些經驗規律,做出后期推斷和預測,從而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雖然同比和環比有不同之處,但它們都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必要的數據分析。

文/高山峰(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

來源: 科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