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用眼習慣及視力養護的研究與實踐

唐山市路北區龍華小學 尹靜

一、時代背景

小學生的視力問題,主要由于小學生的不良用眼習慣、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增多、較少的體育活動、缺乏積極的視力保護措施等,尤其是近視問題,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對此,應當對小學生的視力問題進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從中找尋到小學生視力養護的措施,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以此來減少由近視而給小學生帶來的諸多困擾和不便。通過分析、調查、檢測了解到,小學生的視力問題通過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和不同程度的視力養護措施,都能夠使視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調查研究

根據視力檢測結果,學校對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經調查統計發現,視力不良的學生,70%左右是因為長時間看電腦、玩手機、看電視、看書等造成的。當然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一)調查結果

1、在所有接受調查的同學中,絕大多數學生都認為良好的視力對自己非常重要,但是還不知道近視對自己有哪些不利影響。

2.大部分小學生們都知道看書、寫作業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但是通過對學生家長及老師的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時候孩子們學習的時候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學習,眼睛距離書本太近。一些孩子喜歡在路途中看課外書?;丶液蠛芏嗪⒆酉矚g爬在床上看書。

3.對小學生進行訪問的時候了解到,雖然學校給學生減負了,但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仍舊使現在的小學生學習任務比較重,平時的作業練習比較多,暑假還是要上各種補習班,每天的學習時間大都超過了兩個小時。長時間的看書寫字后,他們大都并沒有及時的緩解視力,比如,不能堅持做眼保健操,沒有進行過及時的遠望,閉眼休息等。

4、小學生用眼知識太貧乏,揉眼睛之前不習慣于先洗手。喜歡長時間并且近距離的看電視,一些小學生在家長不知道的情況下,玩電腦的時間比較長久。

(二)調查結果建議

在了解學生視力不良的原因的基礎上,我校形成了一套科學用眼的方法:三要、五不要、三個一,及時有效地預防了視力不良現象的蔓延。

三要是: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看書寫字40分鐘后要到室外活動或向遠處眺望一會兒;要認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準確。

五不要是:不要在暗弱光線下和直射的陽光下看書寫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車上或走路時看書;不要看字體過小、字行過密、字跡印刷不清的讀物;做作業不要用淡色鉛筆;看電視、電腦、手機時間不要太久。

三個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讀書寫字時,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離;身體和課桌之間保持一個小拳頭的間隔;握筆時手和筆尖要保持一寸的距離。

視力不良的學生建議: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治療。

三、具體措施

(一)改善教學環境

1、保證每個教室內光線充足。每學期初由后勤安排人對各教室燈管進行統一檢查,更換不亮的燈管,平時各班如發現不亮的燈管由班主任及時上報學校,學校安排人及時更換。

2、每個教室都安裝暗色的窗簾,以防黑板反光。教師上課期間如果不用電子屏幕時不要拉窗簾,以保證教室光線明亮。陰天時任課教師及時要開燈,以增加室內亮度。

3、每學年初調試桌椅高度,各班按學生身高坐高標準選擇相應型號的課桌椅,以坐著舒服為準。

4、學校規定至少每兩周調換一次座位,方式為列輪換,以免兩邊的學生總是處在斜眼視位。班主任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換,如按性格、聽力、視力、學習互助組等特殊形式進行調換。

5、堅持做眼保健操。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下午第一節課后,由學校用廣播樂曲統一指揮全校學生做眼保健操各一次,做眼保健操時要求該課授課老師要在行間進行巡視,隨時矯正學生的動作,力求學生按準穴位,保證質量。

6、定期視力檢測。學校按照上級要求,建立視力監測制度,每學期邀請冀東眼科醫院為全校所有學生檢查視力,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病率等各項指標的統計分析,為全體學生建立《視力健康檔案》,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的學生進行分檔管理。

(二)培養用眼習慣。

1、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習慣,即: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眼睛與書本的距離要有一市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看書、寫字一小時后要休息片刻,并適當遠望。每位教師都要時時提醒和糾正學生的不良坐姿和用眼習慣,各班要把學生正確的看書寫字姿勢當做常規管理的重要任務去抓。

2、教師認真備課,向四十分鐘要效率,做到心中有數,杜絕拖堂,保證課間休息10分鐘,以減輕學生視覺疲勞。

3、教師上課板書時要有條理,字跡工整,不寫連筆字,字體大小要合適,以保證學生能輕松辨認。

4、課間要求學生到室外活動或遠眺。

5、教育學生讀書看報看電視時間不要過長,每半小時要做眼保健操或閉眼眼球操一次。

(三)加強宣傳教育,形成“愛眼護眼”氛圍

1、利用校內廣播、櫥窗、衛生知識講座等宣傳形式,對學生進行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知識宣傳。各班要利用班會、班報或宣傳畫等方式,經常對學生進行預防近視方面的教育,鼓勵學生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不挑食,在班上營造一個愛眼護眼的良好氛圍。

2、向學生及學生家長下發宣傳材料,擴展宣傳面。要求家長控制學生看電視和電腦時間,教育孩子看電視距離和時間要適當,根據調查發現由于過度看電視和電腦導致的近視其發展速度和近視程度比學習引發的近視還要嚴重。

(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強學生的體質。

(1)結合“雙減”政策,保證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教師要依時下課,做到不拖堂。

(2)認真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小學生每天學習時間不超過六小時”的規定。嚴格控制學生的課外作業量,向40分鐘要質量。學生的每天課外作業時間規定如下:

A、一二年級一般不留家庭書面作業。

B、三四年級每天的作業一般不超過30分鐘。

C、四年級一般不超過45分鐘。

(3)嚴格控制測驗和考試次數,取消期中考試,語文、數學、英語每學期測驗一次。

(4)加強體育活動的領導,堅持“三課”“兩操”“三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抗病力。

(五)上好健康教育課

(1)學校訂購健康教育課本。

(2)每月各班按教學要求上健康課兩節,課前要求寫好教案,教法要求加強與各科的橫向聯系,形成要求多樣化,要注意指導實踐,并注意效果檢查。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視力保護而言,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每天眼保健操注重對學生的監督,在課堂上嚴格地規范學生,注重他們的坐姿,強調他們的看書方式,強調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都十分重要。愛護眼睛,人人有責。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養護學生視力是一項長期的需要持久進行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將不斷探索,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把科學的方法轉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自覺習慣,人人擁有健康明亮的眼睛,快樂地享受生活的美妙。

來源: 唐山市路北區龍華小學 尹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