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這樣的場面,如果游戲里的NPC(非玩家角色)都不再是設定好的程序,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考、計劃和行動,那么游戲世界究竟和現實世界有何區別。近日,斯坦福大學和谷歌公司聯手發表了論文《Generative Agents: Interactive Simulacra of Human Behavior》將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

賦予NPC們靈魂

傳統的NPC往往扮演著任務分發者、商人或者僅僅是閑聊對象等角色。對話和行為固定不變,令人感到單調乏味。如今,斯坦福和谷歌的研究者們正在嘗試用ChatGPT和生成式智能體技術,讓這些游戲角色的對話和行為更加豐富和自然。

在這篇論文里,研究者們成功地構建了一個「虛擬小鎮」,25 個 AI 智能體在小鎮上生存,他們被賦予了初始的社會屬性和人物關系,然后剩下的一切,都是“自然”開啟。這場游戲的豐富程度遠比研究員們想象的更多,不久后,小人們就開啟了派對,互相交流最近的軼事,并邀請朋友來幫忙一起布置房間,甚至還有兩個小人談起了戀愛。這一切的發生,完全沒有人為的干預,NPC們學會了思考、計劃、行動,儼然像人一樣,徹底有了自己的靈魂。

記憶、反思、動態演變

這是一種叫做生成式智能體的技術,它是一個新的智能體架構,能夠存儲、合成和應用相關的記憶,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可信的行為。可以記憶、檢索、反思、與其他智能體互動,并通過動態演變的環境進行規劃。

它的具體流程如下:

一開始,智能體接收輸入信息,然后通過內部的內存流處理這些信息,生成自己的行為和對話。這使得生成式智能體能夠自由發揮,有了自己的“知識庫”,并在這個庫中記錄并思考所接觸到的各種信息生成相應的計劃,并且生成式智能體還能根據觀察到的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計劃,這使得它們的行為更加接近真實世界中的人類行為。

生成式智能體,不僅僅是游戲

這項研究成果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不僅僅可以提升玩家在游戲中的沉浸感,還可以應用于其他諸多領域:

  • 在線教育:生成式智能體可以用于在線教育平臺,充當智能導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實時互動,還可以模擬真實場景,幫助學生提高溝通技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智能助手:生成式智能體可以作為智能助手,它們能夠理解用戶的需求,并根據客戶的問題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還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可以在與用戶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 電影和動畫制作:生成式智能體可以應用于電影和動畫制作過程中,為角色創造出更具個性和深度的故事情節。此外,它還可以充當演員,根據導演的要求即時調整表現。
  • 仿真與培訓:生成式智能體可以在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環境中充當模擬人物,為企業和組織提供實際工作場景下的培訓和演練。例如,在醫療、軍事、應急救援等領域,生成式智能體可以幫助專業人士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AI無盡的可能與哲學

AI的驚人發展不由得讓我們回想起300年前,牛頓在為整個宇宙構建好萬有引力的框架后,人們很疑惑,如果按照牛頓的理論,物體沒有外力的作用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那世界最開始是怎么動起來的?牛頓答“一切物體開始運動必有第一推動力,這就是上帝的位置”。

AI科技大爆炸的今天,我們似乎就在搭建一個AI宇宙,我們就是這個宇宙的“上帝”,建立好初始的人際關系后,只需給一個第一推動力——“游戲開始”,AI的世界就開始展現它無窮的可能了。這不由得引起我們對于哲學的終極思考,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

我們人類的世界,也許只是一場更逼真的游戲。

來源: 科技前沿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