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林杰隕石坑
巴林杰隕石坑,從地質學上來說,形成于相對較近的時間,僅5萬年前,當時一顆直徑為30米到50米的大型鐵隕石墜入亞利桑那州北部的科羅拉多高原。
根據巴林杰隕石坑公司的數據,這顆30萬噸的隕石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飛行,爆炸的力量相當于250萬噸TNT,撞擊挖掘了1.75億噸巖石。
這個隕石坑的起源最初是由采礦工程師丹尼爾·莫羅·巴林杰發現的,他確信這個隕石坑是由流星撞擊地球造成的,這一觀點在當時并不被許多科學家所認同。盡管遭到反對,巴林杰還是花了幾年時間調查這個隕石坑,并提供了它起源的第一個證據,最終被科學界證實并接受。
然而,巴林杰對隕石坑的興趣并不僅僅是出于他對科學理解的迫切需求。他相信隕石坑下面有一塊巨大的隕石,可以開采其中有價值的金屬成分。他的余生都在試圖開采隕石坑,但他的努力是徒勞的,因為根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大部分隕石都會在撞擊中被摧毀。
該隕石坑由巴林杰隕石坑公司私人所有,這是一家致力于保護隕石坑的家族企業。該公司由丹尼爾·莫羅·巴林杰創立,他是第一個確定隕石坑宇宙起源的人。
如今,巴林杰流星公司的目標是保護隕石坑,并確保公眾通過隕石坑和巴林杰太空博物館游客中心適當訪問。
2.洛納爾隕石坑
洛納爾隕石坑坐落在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這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1823年由英國官員C.J.E亞歷山大發現以來。
該隕石坑位于6500萬年前該地區火山噴發留下的巨大玄武巖平原內。因此,這個隕石坑最初被認為是一個火山口。現在人們知道,這個隕石坑形成于3.5萬到5萬年前,是流星撞擊的結果。
根據大英圖書館的說法,洛納爾隕石坑是唯一已知的在玄武巖中形成的隕石坑。據印度新聞網站報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是當地動植物的天堂,低矮的火山口山上覆蓋著樹木,是包括孔雀、印度瞪羚在內的幾種野生動物的家園。在冬天的幾個月里,也可以看到候鳥成群結隊地飛向這個湖。
該火山口遺址在印度神話中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特色。根據《國家地理旅行者》,洛納爾湖被認為是毗濕奴神殺死惡魔巨人Lonasura的地方,作為神話的一部分,火山口是惡魔的巢穴,湖泊是它溢出的血。
根據大英圖書館的說法,在隕石坑邊緣發現的建于12世紀左右的寺廟與這種文化重要性相呼應。根據印度歷史網站的說法,雖然大多數寺廟現在都成了廢墟,但有一座獻給當地女神Kamalaja Devi的寺廟仍然被用于積極的崇拜。
科學家們涌向洛納爾湖,不僅是為了研究這個獨特的玄武巖隕石坑,也是為了研究這個鹽堿化的湖泊本身。2020年6月,洛納爾湖變成了玫瑰紅色,這讓科學家和當地人都感到驚訝。據印度新聞網站報道,這種顏色變化很可能是由大量喜愛鹽的微生物引起的,這種微生物被稱為嗜鹽古菌,它會產生一種獨特的粉紅色色素。這種轉變是短暫的,因為到2020年7月,湖泊就恢復了原始形態。
3.沃爾夫溪隕石坑
沃爾夫溪隕石坑位于西澳大利亞北部沃爾夫溪隕石坑國家公園的大沙漠邊緣。
根據澳大利亞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介紹,沃爾夫溪隕石坑形成于30萬年前,不過,2019年伍倫貢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了隕石坑巖石的輻射暴露,并對隕石坑的年齡進行了估計,只有12萬年,遠比之前的估計要年輕。
澳大利亞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表示,沃爾夫溪是“世界上第二大收集隕石碎片的隕石坑”。科學家估計,隕石坑的隕石直徑15米,重達1.5萬噸,在墜入澳大利亞沙漠之前,可能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飛行。
據澳大利亞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稱,直到1947年,歐洲人在對該地區進行航空勘測時才發現這個隕石坑。然而,根據澳大利亞西北部的旅游網站,沃爾夫河一直為原住民所知。
據澳大利亞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稱,在當地土著社區中,有許多與火山口有關的文化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關于兩條巨大的祖先蛇,它們在穿越沙漠時形成了附近的斯特特河和沃爾夫河。根據故事,這個隕石坑是神話中的一條蛇從地面冒出來的地方。
該隕石坑距離最近的城鎮霍爾斯溪145千米。這種隔離有助于保護隕石坑和周圍地區,根據澳大利亞西北部,沃爾夫溪隕石坑在1979年被授予A級保護區。
據澳大利亞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稱,沃爾夫溪隕石坑是一些有趣的野生動物的家園,包括從隕石坑底部的植物中收獲種子的米奇爾少校鸚鵡,以及捕食昆蟲的棕色環尾龍蜥蜴。
4.戈塞斯布拉夫(特諾拉拉)
據美國宇航局地球天文臺稱,戈塞斯布拉夫也被稱為諾拉拉,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科學意義,是澳大利亞研究最多的撞擊隕石坑坑。該隕石坑位于澳大利亞中部的麥克唐納山脈和詹姆斯山脈之間。
科學家們認為,一顆速度高達每秒40千米的流星在1.42億年前撞上了地球,形成了一個近22千米寬的巨大隕石坑。雖然最初的隕石坑多年來已經被侵蝕,但隕石坑的核心,一個直徑約4.5千米的中央環山,直到今天仍然可見。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的說法,探險家歐內斯特·賈爾斯在1872年將這個遺跡命名為戈斯山脈。
根據北領地公園和野生動物委員會的說法,原住民對隕石坑起源的描述與科學家的說法相似,因為他們都有天體起源。西部阿恩特的一個故事揭示了特諾拉拉是當一群女人像銀河系一樣在天空中跳舞時。在這次舞蹈中,一位母親把她的嬰兒放在木制嬰兒背帶中。航母翻倒在舞蹈區的邊緣,墜落到地面,在那里它變成了Tnorala的圓形巖層。
5.平格魯伊特隕石坑
平格魯伊特隕石坑國家公園位于昂加瓦(加拿大西北部的一個地區)高原的中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平格魯伊特隕石坑的所在地。
隕石坑充滿了原始的雨水,與其他湖泊的流入隔絕了。這個獨特的環境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扇了解地質歷史的窗戶。根據美國宇航局地球天文臺的數據,在更新世冰河期,平格魯伊特湖的沉積物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段時間大約開始于260萬年前,一直持續到大約11700年前。雖然周圍水體中的其他沉積物并沒有追溯到上一個冰河時代,但在平格魯伊特隕石坑中發現的沉積物卻保存了更長的記錄。
據美國宇航局地球天文臺稱,1943年,一架美國空軍飛機的機組人員飛越撞擊地點時,首次從空中觀察到這個隕石坑。由于隕石坑的偏遠,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探險。然而,根據國家公園網站,有證據表明,當地游牧的因紐特人一直知道這個隕石坑遺址。
這里有巖石掩體的痕跡,石頭呈圓形排列,這是舊帳篷豎立的證據。這些痕跡表明,努那繆特人曾經在平格魯伊特隕石坑的山脊上扎營,同時尋找有前途的狩獵場。
來源: 科幻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