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日積月累的相處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對方性格、品行的影響。都說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久了會越來越像,不僅是長相、為人處世的方式,甚至兩個人的腸道菌群也會互相傳染,變得越來越類似。
為了了解人群之間的腸道菌群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全球各地的科研團隊紛紛展開大規模樣品采集,包括皮膚拭子、糞便和唾液等,分析其中菌群的成分。采集的對象有母親和孩子、住在一起的情侶或家庭成員、成年雙胞胎等,還詳細記錄了每個提供樣品的參與者的居住地,精確到村,以便了解村落內部或城市之間人們的腸道菌群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這類研究已經在美國、中國、意大利、哥倫比亞、戛納、坦桑尼亞、阿根廷等多達5各大洲、20個國家展開,通過檢測樣品中菌株的類型以及所占的比例,科學家們描繪了不同國家、村落、家庭所在人群腸道菌群的共性和個性,揭示了腸道菌群在母嬰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似程度和傳播特點 [1]。
1. 最初的腸道菌群,來自媽媽的饋贈
雖然我們身處一個充滿微生物的世界,然而在每個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他們身上里里外外都無限接近無菌。媽媽給了我們50%的基因,給了我們第一口糧,也給了我們初始腸道菌群。嬰兒首先獲得的腸道菌群可以說是花樣百出,來自媽媽皮膚、口腔、陰道、腸道等處,這些菌株在腸道中短暫停留,最終找到更適合生存的環境,比如在小寶寶的皮膚處。而真正在寶寶腸道中長期停留的細菌包括普通擬桿菌、長雙歧桿菌和短雙歧桿菌 [2]。
母親和寶寶之間共享腸道菌群的比例可以高達50%,二者口腔腸道菌群的相似程度也非常高,在嬰幼兒時期(0-3歲)能超過70%。隨著寶寶的生長菌群相似程度會下降,尤其是斷奶以后,寶寶可以吃的食物越來越豐富,他們腸道菌群多樣性會直線上升。但有一些在我們還是小寶寶時就從媽媽那里得來的菌株,甚至能在我們的腸道里待一輩子。母嬰之間傳播率最高的是一種雙歧桿菌,能達到92% [3]。
2. 親密接觸給菌群互換提供機會
從同住一個屋檐下,同一個村子,再到同一個城市,隨著距離的拉遠,菌群的相似程度也逐漸下降。以口腔菌群為例,一家人之間口腔菌群的重合度能高達32%,而不住在一起的人口腔菌群的重合度只有3%。夫妻或情侶之間相似度最高的是皮膚菌群,其次是口腔,最后是腸道菌群。這道理顯而易見,身體接觸和接吻都是交換菌群的好機會。但是對成年雙胞胎的研究發現,住在不同城市的雙胞胎的菌群相似程度跟住在一個村子的人差不多,大概是因為雙胞胎從小就從媽媽那里獲得了高度類似的菌群。
除了住在一起的家人,同村的人之間的菌群也有一些共性,甚至連腸道菌群的構成也是在一個村里的人更接近,說明菌群可以走出家門,遠距離傳播,或者跟某些地區 一些特殊的飲食習慣有關。
3. 你的身上也帶著你家毛孩子的菌群
既然住一起久了可以菌群共享,那么我們最重要的家庭成員之一——寵物是否也會跟我們共享菌群呢?答案是肯定的。跟小貓小狗一起長大的小寶寶身上也會攜帶小動物獨有的菌株。寵物的存在會改變家里空氣中或物品表面的菌群環境,小寶寶爬來爬去或者在地板上撿東西吃的時候都會獲得小動物的菌株,更別說他們跟寵物貼貼或親親時直接獲得的菌株了。 有趣的是,這些從小接觸小動物的小朋友成長過程中更不容易出現過敏等過度免疫反應 [4],或許是從小接觸到的免疫原更多、菌群更豐富,所以免疫系統習以為常。
不光是小朋友,大人也容易被寵物的菌群“傳染”。比如養狗的成年人皮膚上的菌群就跟自己家狗的皮膚菌群更接近,跟別人家的狗皮膚菌群差別更大[5]。這樣看來,或者可以通過菌群相似度證明誰是自己家的狗?
雖然腸道菌群不同于致病菌或病毒,但住的越近、接觸越頻繁的人之間菌群構成就越相似,不就是一種“慢性傳染”?而這種類型的“傳染”會不會也跟某些疾病有關聯,是一項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尤其是一些遺傳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除了基因的問題,是否也跟母嬰之間傳播的腸道菌群有關呢?
參考文獻
- Valles-Colomer, M., Blanco-Míguez, A., Manghi, P. et al. The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landscape of the gut and oral microbiomes. Nature 614, 125–135 (2023).
- Ferretti P, Pasolli E, Tett A, et al. Mother-to-Infant Microbial Transmission from Different Body Sites Shapes the Developing Infant Gut Microbiome. Cell Host Microbe. 2018;24(1):133-145.e5.
- Browne HP, Shao Y, Lawley TD. Mother-infant transmission of human microbiota. Curr Opin Microbiol. 2022;69:102173. doi:10.1016/j.mib.2022.102173
- Tun, H.M., Konya, T., Takaro, T.K. et al. Exposure to household furry pets influences the gut microbiota of infants at 3–4 months following various birth scenarios. Microbiome 5, 40 (2017).
- Song SJ, Lauber C, Costello EK, et al. Cohabiting family members share microbiota with one another and with their dogs. Elife. 2013;2:e00458. Published 2013 Apr 16. doi:10.7554/eLife.00458
(圖片來源于Pinterest)
文章由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最前沿的腸道菌群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