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是體內鐵的儲存不能滿足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而發生的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大多數是由于鐵需要量增加而攝入量不足﹑鐵吸收量減少﹑鐵吸收障礙或丟失過多所致。臨床上多有面色蒼白、神疲乏力、四肢疲倦、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心悸氣短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 毛發干枯易落,指甲易裂,甚至呈匙狀甲。

臨床上一般首選口服硫酸亞鐵或右旋糖酐鐵,為了減少胃腸反應,一般餐后服用。值得注意的是,鐵劑是應避免與牛奶、咖啡或含鈣的食物同時服用,以防止影響鐵的吸收。 在口服鐵劑時可加用維生素C和稀鹽酸,可以防止二價鐵氧化,稀鹽酸可以使三價鐵轉變為二價鐵,利于鐵的吸收。

飲食上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瘦肉、蛋及豆類、紫菜等。食用含維生素 C 豐富的水果或食物,如柚子、橘子、獼猴桃、辣椒、蘿卜等,可促進鐵的吸收。此外,推薦一個臨床經驗方給大家。

三紅湯

紅棗(新疆駿棗為最佳)9枚、花生紅衣20g、赤小豆30g。將以上三味熬粥飲食,每日一次。

此藥膳方具有補血行血,化精生髓的功效。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等功能,紅棗自古以來就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五果”(桃、李、梅、杏、棗)之一。現代研究表明,紅棗富含合成血紅蛋白的必需元素鐵。大棗中含有大量的環磷酸腺苷,增強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含量。花生紅衣可以補血止血,研究顯示,花生紅衣能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質量,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機能,具有促進骨髓造血的功能。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具有補血活血、健脾化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宋添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僅限于科普宣傳,不作為任何商業用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有不妥,請及時聯系。)

來源: 保健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