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寒假,沒有了繁重的課業壓力,多樣的假期生活中你是否品嘗過科技館精心準備的“科普大餐”?這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首個長假,寧夏科技館整合、協調、利用現有科普資源,充分發揮場館科普教育功能,推出“助力‘雙減’,快樂不減”系列活動,為全區青少年帶來假期新的“打開方式”,引導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體會科學樂趣。
其中,“蒲公英”科教育苗提質行動之“強國少年小分隊”活動備受關注。活動聚焦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開發科技館精品科普課程,經過周密計劃、廣泛宣傳和線上招募,28名青少年踴躍報名參與了為期九天的科學實踐。2月18日,小學員們為公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展演匯演,全方位展示他們在禮儀培訓、展品展線講解能力培養、科普劇排演及劇本角色創設中的學習成果,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活動結束后,來自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南校區的小學員劉成峰興奮地說:“我扮演的是科普劇《消化特工隊》里的胃,原來科普知識還可以這么有趣,這不就是老師在課堂上教我們的擬人的手法嘛!”
小隊員朱俊濤的家長感慨道:“這次匯報表演,無一不展示出孩子們的汗水和學習成果,他們收獲了知識也增進了友誼,更在心靈播下了科技強國的種子,這樣的寒假科學實踐,讓‘強國有我’不再是簡單的口號,而變成腳踏實地的踐行,希望寧夏科技館為他們搭建更多舞臺,助力夢想騰飛。”
今后,在青少年學業負擔做“減法”的同時,寧夏科技館將積極提供更豐富有營養的“科普配餐”,充分發揮好科學教育實踐基地作用,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促進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在科技館、學校、家長間形成多方面合力,推動科普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增強青少年對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與興趣,持續營造熱愛科學、尊重科學的良好氛圍,為激發和提升青少年的創造力搭建更廣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