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美食苗魚的做法原生態很便捷,僅需簡單的佐料和炒制,食材選用稻花魚(鯉魚)從背脊切成兩半,再分切成兩三指塊狀用菜油炸焦,加入剁成一指長的圓筒狀青椒爆炒悶熟加上食鹽即為苗魚”,花垣正港合作社負責人石志清現場邊炒邊說道。
日前,花垣縣首屆“吉客節”在該縣十八洞村舉行,文藝大餐、農產品“一桌花垣菜”及非遺產品等聯袂上演。
民以食為天,當天會場上人民群眾文藝匯演歡慶佳節,苗家兒女盛裝赴會,金燦燦的玉米、火紅紅的辣椒以及眾多農產品展示等構成一幅五谷豐登圖景。會場上農產品展區人氣爆棚,十八洞獼猴桃、十八洞黃金茶、十八洞貢米、十八洞鄉鴿、臘肉、黃牛肉和蝸牛食品等產品讓食客流連忘返,非遺展區苗繡苗服、銀飾等產品讓人愛不釋手,“古苗河”桶裝水免費飲用。同時進行的還有“一桌花垣菜”美食評選,二十道菜品激勵角逐,經群眾品嘗評選出湘西臘肉、黃牛肉、稻花魚(苗魚)等十二道色香味最佳菜品。
慶祝會在篝火晚宴上走向尾聲,牛頭長桌宴上:湘西黃牛肉、湘西臘肉、稻花魚(苗魚)和苗家苞谷燒等食品琳瑯滿目,大家依席而坐品嘗美食,“高山流水喝米酒”把佳節氛圍推向高潮,歌舞醉人、美食醉人、美景醉人,夜幕降臨歡慶圓滿結束,大家期待明年的“吉客節”···
糧豬安天下,近年來花垣始終抓好糧食和生豬等農產品生產供給,糧食生產面積每年始終保持在27萬畝以上,年出欄生豬14萬頭以上,特別是“子臘貢米”“湘西臘肉”“湘西黃牛”等農產品享譽省內外,筑牢“三農”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始終為人民群眾歡慶佳節提供堅實物質保障。
今年10月10日,花垣縣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11月3日設定為花垣“吉客節”,“吉客”在苗語里是感恩、感謝、吉祥如意的意思。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花垣十八洞村調研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以此為開端,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花垣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牢記囑托、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書寫了精準扶貧首倡地的“山鄉巨變”。
來源: 龍秀超 田維秀 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