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聚餐,怎么少得了白灼蝦,油燜蝦這等硬菜呢。蝦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但是大家在吃蝦的時候,通常會去掉蝦線和蝦頭,那么蝦線和蝦頭到底能不能食用呢?

蝦線到底是什么?必須要去掉嗎?

掰開蝦背的時候,會看到一條黑色或青色的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蝦線”,很多人覺得這是毒素淤積。其實這是蝦的消化道,里面黑色的東西就是殘留的排泄物。在處理蝦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把“蝦線”揪出來,一方面是為了干凈,另一方面是防止蝦線中的苦味掩蓋蝦本身的清甜味。但是如果不小心吃到了或者懶得處理,那也沒事兒。因為蝦經過高溫烹煮后,蝦線里面的細菌基本被殺滅了。所以,如果怕麻煩的話,可以不去除蝦線,經過煮熟之后的蝦線,也可以放心食用。

蝦頭里面有什么?可以吃嗎?

蝦頭占據了蝦整個體積的很大一部分,而且美味的蝦黃也藏在蝦頭里,很多人覺得蝦頭不吃很可惜。但蝦的主要器官都在蝦頭部位,包括心臟、肝和胃等。內臟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和脂肪,當然這些物質的量對人體的影響可能并不大。但最重要的是,如果蝦的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那么蝦頭中的內臟含有的有害物質就更多。所以說蝦頭到底能不能吃,取決于蝦的生長環境和食物來源是否干凈。

之前水污染很嚴重,不管是河水還是海水,即使看上去干凈,也可能存在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所以在吃蝦的時候,一直建議大家去掉蝦線和蝦頭。現在隨著我國對環境治理工作的加強,愛吃新鮮蝦頭的消費者也可以一吮美味了。

我是來自山東農業大學吳澎公益食育團隊的小課——一群食品專業的博士碩士。

這里是全國在線共享課程《中國飲食文化》立體教材資源、山東省食品加工與安全學位食品安全案例教學推廣平臺、山東省吳澎食品安全與家庭教育科普工作室及山東省科技特派員、泰安市歐美同學會六分會科普公眾號,一支公益科普專業團隊,最暖心的食品安全與飲食文化小知識與您分享!